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调驱
  • 1篇调驱技术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油藏
  • 1篇乳化降黏
  • 1篇塔器
  • 1篇清防蜡
  • 1篇微球
  • 1篇微生物清防蜡
  • 1篇炼油
  • 1篇炼油厂
  • 1篇模化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微球
  • 1篇耐腐蚀
  • 1篇耐腐蚀性
  • 1篇耐腐蚀性能
  • 1篇抗腐蚀
  • 1篇矿化度

机构

  • 3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张伟
  • 1篇庞兴梅
  • 1篇程严军
  • 1篇马安周
  • 1篇李宏伟
  • 1篇李强
  • 1篇蔡勇
  • 1篇杨淑英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当代化工
  • 1篇青海石油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含水逐步上升,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层内、平面动用程度差异增大,注水大孔道或高渗透条带的存在使得井间注水波及系数小,剩余油极度分散,井间滞流区的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严重影响到了油田采收率的提高。纳米微球通过在地层深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实现液流改向,扩大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中低渗油藏采收率。
程严军张伟庞兴梅李宏伟
关键词:纳米微球调驱
塔器容器耐腐蚀性能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2024年
在工业应用中,炼油厂塔器容器的耐腐蚀性能对于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实验方法,深入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碳钢等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材料在相同腐蚀条件下的表面腐蚀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酸性环境下,碳钢的腐蚀速率最高,达到0.60 mm·a^(-1),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腐蚀速率分别降至0.18 mm·a^(-1)和0.29 mm·a^(-1)。此外,材料表面的腐蚀特征分析揭示了不同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差异,聚四氟乙烯表现出最佳的耐蚀性。评价了不同抗腐蚀改性策略的效果,发现涂层处理、热处理和合金化显著降低了碳钢的腐蚀速率,其中合金化效果最显著,腐蚀速率仅为0.15 mm·a^(-1)。
李旭昆李强杨淑英范建超张伟
关键词:耐腐蚀性能腐蚀介质
贝莱斯芽孢杆菌B6强化驱油机制分析及在高矿化度油藏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筛选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并探究其驱油机理,现场试验以确定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技术应用的工艺和技术可行性。【方法】采集英东油田样品,利用原油平板筛选驱油功能菌,评价其环境适应性并优化培养条件,通过乳化性能、降黏防蜡和烃转化能力等评估其驱油性能并探索其潜在机制,并在油田现场进行微生物强化驱油试验。【结果】从油水样品中分离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6,其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I24)值为100.00%,降黏率为97.20%,防蜡率为86.90%,表明菌株B6具有良好的乳化降黏性能,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的潜力,并且能够减少原油中的重质组分而增加轻质烃类,改善原油物性,提升原油品质。进一步在英东油田、跃进油田和花土沟油田进行微生物单井吞吐和清防蜡作业,共进行62井次现场试验,累计增油1460.36 t,平均延长洗井周期47 d,经济效益为342.5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结论】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实内源微生物Bacillus velezensis B6具有显著提高原油采收和油井清防蜡的效果,应用潜力巨大。
陈显轲孙培耀蔡勇张淼峰张伟杨博马安周
关键词:乳化降黏微生物清防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