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亮
- 作品数:100 被引量:2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王玉亮张珩李光唐志琴江雁彭林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肝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HCC免疫细胞
- 肝移植急性排斥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可溶性P-选择素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血栓调节蛋白(TM)在移植物内皮细胞中表达,在内皮受损伤时其以可溶性形式快速释放人血,可溶性TM(sTM)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物。P-选择素(P-sel)主要分布于血小板α颗粒及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中。可溶性P—se(sP—sel)是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标志。本研究通过检测sTM、sP—sel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肝脏移植排斥中的应用价值。
- 王玉亮陈浩车虎森朱志军唐志琴江雁姚智
- 关键词:可溶性P-选择素急性排斥内皮细胞损伤肝移植
-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 mRNA表达与急性移植排斥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 实体器官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重要的治疗手段。尽管HLA配型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决定长期移植肾功能和肾移植患者存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排斥反应是移植后监视一个重要...
- 王玉亮
- 关键词:急性排斥共刺激分子OX40T淋巴细胞
- 文献传递
-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 2011年
-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器官移植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大部分病例发生在术后3个月之内。CMV感染宿主后,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病。Th细胞是重要的T淋巴细胞亚群,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 阎欢王玉亮孙丽莹姚智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移植术后细胞因子受者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外周血Th1/Th2细胞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Tc细胞亚型比例在SLE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SLE患者外周血在细胞刺激剂和蛋白质转运抑制剂作用下培养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和Tc细胞亚型。结果 :SLE肾炎患者Th1细胞、Tc1细胞及Th1/Th2比值高于正常对照者 (P<0.05或P<0.01) ,Th2细胞较正常对照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SLE患者Th1与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具有相关性 (P<0.05)。结论 :SLE肾炎患者Th细胞发生Th1偏移 ,Th1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是狼疮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韩锋齐文成唐志琴王玉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H1细胞流式细胞术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IRI)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10)大鼠仅进行单纯开关腹手术,游离相应血管;模型对照组(M组,n=10)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UTI组(U组,n=10)大鼠采用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切皮时经尾静脉给予UTI,10万U/kg。各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2 h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利用ELISA检测TNF-α和IL-6表达水平;切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相比,M组和U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0.05),肺组织SOD活性均降低(P<0.05);与M组相比,U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肺组织MDA的含量均降低(P<0.05),肺组织SOD活性均升高(P<0.05)。结论 UTI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
- 丁梅杜洪印喻文立翁亦齐王刚王玉亮
- 关键词:乌司他丁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移植
- 抗蛋白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制备抗蛋白S(protein S)单克隆抗体。方法用微量蛋白S抗原对Balb/c小鼠脾内包埋免疫,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融合后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克隆化培养,建立了10株稳定分泌抗蛋白S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结果对其中的一株2E3进行研究,其分泌的抗体为IgG1亚类。腹水效价1∶106阳性,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纯化腹水,Western blot测定显示单克隆抗体2E3可特异性地识别分子量为69,000的抗原分子。此杂交瘤细胞株体外传代培养6个月以上,ELISA检测抗体滴度无明显降低。结论脾内包埋法成功制备抗蛋白S单克隆抗体,使蛋白S的临床深入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
- 阎欢张珩王玉亮
- 关键词:蛋白S免疫单克隆抗体
- 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乳酸钠林格氏液灌注组(RL组)、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灌注组(HRL组).阻断全肝血流后,RL组和HRL组分别灌注4℃乳酸钠林格氏液和4℃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6~8 ml/min,时间20 min,随后恢复再灌注.再灌注后6h时取血样,测定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随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检测MDA和SOD水平、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比,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RL组和HRL组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肝组织MDA水平、活化的caspase-3表达和凋亡细胞百分比升高,肝组织SOD水平降低(P<0.05或0.01);与RL组比较,HRL组血清ALT、AST、TNF-α、IL-6水平、肝组织MDA水平、活化的caspase-3表达和凋亡细胞百分比降低,肝组织SOD水平升高(P<0.05或0.01).HRL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RL组减轻.结论 含饱和氢气乳酸钠林格氏液可减轻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 丁汀彦杜洪印喻文立翁亦齐周园丁梅徐倩王玉亮
- 关键词:氢再灌注损伤
- 雷帕霉素预先给药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预先给药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重22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大鼠仅接受麻醉后开腹,游离肝叶及相关血管后关腹;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组(IR组)制备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模型;雷帕霉素预先给药组(RP组)术前3d连续给予10 mg·kg-1 ·d-1雷帕霉素灌胃,手术操作同IR组.于再灌注12 h时处死大鼠取肺脏,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RP组肺组织MDA、NO、iNOS mRNA、TNF-α和IL-6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RP组肺组织SOD活性升高,MDA、NO、iNOS mRNA、TNF-α和Ib-6水平降低(P<0.05).RP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雷帕霉素预先给药可减轻肝脏冷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其机制与抑制iNOS表达,减少NO合成和降低炎性反应有关.
- 徐倩杜洪印喻文立翁亦齐丁梅周园丁汀彦王玉亮
- 关键词:西罗莫司
- SLE患者PBMCs雌激素受体mRNA水平与IL-10mRNA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未经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雌激素受体(ER)mRNA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患者组)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逆转录并扩增雌激素受体和IL-10,通过凝胶图像扫描系统对PCR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结果:患者组PBMCsERmRNA水平和IL-10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组和对照组PBMCsERmRNA水平与IL-10mRNA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2和0.557,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雌激素受体mRNA和IL-10mRNA表达异常,IL-10表达的上调可能与雌激素受体有关,过量的IL-10可能导致了SLE患者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
- 周倩宜齐文成韩锋王玉亮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雌激素受体MRNAMRNA水平SLE患者IL-10PB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