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14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中国微针技术相关专利综述与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微针是一种类似注射针头的阵列式集成器件,在透皮给药领域有独特的优势,该文针对国内微针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情况作了较全面的综述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微针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有专利数据及信息皆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数据查询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6日。针对历年来申请量的变化、微针的技术类型及其分布、申请人类型、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国内微针相关专利最早出现在2003年,并在2013年之后开始出现大幅度增加。不同技术类型微针专利申请量的排序为:实心微针>聚合物微针>中空微针>进针器>微针应用装置>涂药微针。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名的申请人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陈彦彪。微针相关专利申请的地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结论根据该分析结果,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微针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将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邱玉琴 薛建强 高云华关键词:微针 申请人 高聚物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的研究 2004年 陈志锋 高云华关键词:高聚物 芯片毛细管电泳 光刻技术 隧道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基片和盖片;在基片上设缓冲液池、至少两样品池、至少两试剂池、废液池和反应检测池;其中两样品池由进样通道连通,缓冲液池经进样通道与样品池的进样通道相交后与分离通道相连... 林金明 苏荣国 屈锋 高云华文献传递 同步荧光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采用同步荧光法测定了大鼠尾静脉注射模型药物后血浆中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研究了样品处理、测试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测定生物体内的微量外源性蛋白质的方法,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的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覃光炯 高云华关键词:同步荧光法 牛血清白蛋白 血药浓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蒿甲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 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研究蒿甲醚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应用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大鼠血浆中蒿甲醚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的分析方法。以青蒿素为内标(Internal standard,I.S.),在正离子Targeted-MS2检测模式下对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316.2115/163.1117(蒿甲醚)、m/z 302.1958/163.1117(双氢青蒿素)和m/z 300.1803/209.1536(I.S.);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在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检出限为0.8μg/L;定量限为2.0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7%-103.7%和97.4%-104.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本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蒿甲醚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春 邱玉琴 杨国忠 孟凡达 张锁慧 高云华关键词:蒿甲醚 双氢青蒿素 大鼠血浆 药代动力学 心衰标志物可视化联合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夹心免疫原理和表面免疫吸附模型,采用Image Pro Plus软件对硅片表面磁颗粒分布图像进行定量化处理,建立了硅片表面心衰标志物可视化联合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从抗体包被到获得检测结果不超过1h,操作简单,在单张硅片上可实现心衰标志物NT_proBNP和cTnI的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1.8pg/mL和0.034ng/mL,检测范围分别为21.8-40000pg/mL和0.034~50ng/mL。83例不同程度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商品化免疫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相关系数r〉0.98。因此,该快速免疫检测方法可以满足临床检测心衰标志物的需要。 霍卫松 张磊 高宇哲 高宇哲 孟凡达关键词:可视化 心衰 生物标志物 蒿甲醚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的制备和评价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蒿甲醚(artemether,ARM)是具有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衍生物,但其难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够克服现有蒿甲醚制剂缺点的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方法本文制备了ARM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评价其吸湿性、稳定性、皮肤穿透性、体内外释药性。结果以酶切寡聚透明质酸钠为基质材料制备ARM可溶解微针,抗湿性优良。压力大于30 N(0.178 N/针)时,可将微针阵列刺入猪皮。微针刺入猪皮后渗透速率在6~8 h达到最高,8 h后逐渐下降。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ARM可溶解微针贴片透皮给药与肌内注射相比,生物利用度相近,但前者血药浓度更平稳。结论 ARM可溶解微针透皮贴片是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具有缓释效果的抗疟新剂型。 邱玉琴 李春 张锁慧 杨国忠 贺美琳 高云华关键词:蒿甲醚 微针 透明质酸钠 透皮给药 巨磁阻微流体免疫传感器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 被引量:4 2015年 将巨磁阻(GMR)传感器集成在微流体通道中,以100 nm磁颗粒为信号探针,研制了可快速检测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的免疫传感器。用GMR传感器在线检测免疫反应后被捕捉在芯片上的磁颗粒的信息,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GMR微流体传感器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方法。本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6500 ng/m L,检出限为5 ng/m L。批内相对标准偏差〈12%;批间相对标准偏差〈1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本方法可在9 min内完成检测,临床血浆样本的测试结果与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血凝仪测试结果一致,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 高宇哲 张磊 霍卫松 石西增 廉洁 廉洁关键词:巨磁阻效应 D-二聚体 多靶标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微流体磁敏生物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5 2013年 将磁敏传感器与微流体测试卡集成,研制了可快速检测多靶标生物标志物的微流体免疫磁敏传感器。以3种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为模型靶标,对免疫反应各步反应的液体流速、免疫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后的冲洗速度进行了优化,评价了多靶标同时检测的系统性能。在微流体磁敏生物传感器系统中,建立了血清样本中3种靶标同时检测的标准工作曲线,AFP、CEA和CA19-9的检出限分别达到0.1μg/L、0.1μg/L和30 U/mL,线性范围跨越4个数量级。微流体磁敏生物传感器可在30 min内完成多靶标生物标志物检测,临床血清样本的测试结果与ELISA法一致,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的优点。 廉洁 周稳稳 石西增 高云华关键词:微流体 磁敏传感器 新型杯[4]席夫碱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合成了三种新型含杯[4]芳烃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及不含杯[4]芳烃空腔的模型化合物,利用IR,1HNMR,13CNMR,MALDI-TOF 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变色性能及杯[4]芳烃空腔、取代基和溶剂对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杯[4]芳烃、取代基OCH3和CH2Cl2可以改善席夫碱的光致变色性能. 刘志莲 张书香 夏光明 梁志 高云华关键词:席夫碱 杯[4]芳烃 光致变色 氢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