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例俯卧位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与康复被引量:1
- 2018年
- ICU获得性衰弱(ICU-AW)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后遗症,指危重患者在ICU内治疗时间过长,尤其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出现肌肉质量和肌力的显著下降[1],发生率变动在25%~100%[2]。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力对称性衰弱,轻瘫或四肢瘫痪、反射减少和肌萎缩,最先影响下肢,最后可致四肢瘫痪,其中四肢近端的神经肌肉区域肌无力减弱最明显,也可致呼吸肌受累,深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3]。ICU-AW可造成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出院后功能障碍,甚至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及死亡率增加[4]。研究表明,肌肉制动及神经肌肉阻滞剂是ICU-AW的重要危险因素[5],而深度镇静及大剂量肌松剂持续应用是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前提。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23日我科成功识别并康复1例俯卧位通气治疗后发生ICU-AW的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高业兰宫娟梁丽娜
- 关键词:通气肌无力ICU
- 早期肺康复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该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67例。常规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早期肺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脱机成功率、出ICU后1个月内死亡率、ICU停留时间、患者进出ICU时APACHEⅡ评分、SpO_(2)及氧合指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VAP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脱机械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而出ICU后1个月内死亡率及ICU停留时间则明显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出ICU时,研究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4.28±4.0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09±3.81)分,研究组患者CPIS评分为(2.59±1.13)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及氧合指数分别为(99.13±1.25)%及(355.94±117.52)mmHg,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预后水平。
- 梁丽娜谷一梅曹玉张伟维时金龙葛刘娜
-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氧合指数
- 1例过敏性休克致心搏骤停行超长心肺复苏术后的护理被引量:1
- 2018年
- 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是严重的过敏反应之一,可导致致命的呼吸循环衰竭[1].一旦心搏骤停时间大于6min,大多数患者将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2].因此,心搏骤停后即刻行心肺复苏(CPR)术意义重大.通常行CPR 20~30min后,未见自主循环恢复,宣告终止CPR[3].CPR持续时间超过30min称为超长CPR.本院成功救治1例过敏性休克致心搏骤停行CPR 150min术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2018年1月12日10点30分因"咳嗽咽痛",于附近诊所输液治疗,治疗药物为“头孢呋辛+炎琥宁”.
- 张萍谷一梅梁丽娜王伟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术后护理
- 心肺康复护士专职岗位在重症监护室的设立与实践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护士专职岗位在重症监护室(ICU)设立的可行性、工作模式及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2月在本院ICU设立心肺康复护士专职岗位,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心功能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肺功能指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氧合指数、PO_(2)、PCO_(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心功能指标(LVDD、LVS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CU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康复护士专职岗位的设立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促进ICU护士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其科研能力。
- 葛刘娜时金龙张伟维曹玉梁丽娜谷一梅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士
- 标准化流程结合临床实境教学模式在重症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标准化流程结合临床实境教学模式在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2018年7月-2019年12月的100名实习护生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症护理带教,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流程结合临床实境教学模式进行专科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专科理论、技能操作、护理病例查房)、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临床思维、问题识别、融入临床环境、知识理解及掌握、团队协作和护患沟通)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各项教学效果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习护生满意度(78.00%)明显低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9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流程结合临床实境教学模式在重症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护生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谷一梅梁丽娜冯小婷
- 关键词:重症护理满意度
-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
- 2020年
-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对于护理人员方面专业技术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教育就是患者在接受护理中,并没有出现法律中规定以外机体结构功能却是、心理损害、缺陷以及障碍等。临床中,由于患者在病情以及个体差异方面比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好护理的相关操作,准确、及时的调整和预防患者病情反应,最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所以,通过分析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应用,最终为护理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 谷一梅冯小婷梁丽娜江玲孔雨晴
- 关键词:护理教学安全教育
- PiCCO监测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36例ARDS患者,通过制定操作流程,应用PiCCO技术置管监测,对液体进行管理和加强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通过早期使用PiCCO技术,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32例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结论:ARDS患者早期行PiCCO监测,能更准确的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效协助液体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梁丽娜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 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环境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总结预防ICU患者谵妄发生环境管理的相关证据,为ICU患者谵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按照证据资源"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各类指南网站、循证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等发布的相关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3日。由2名研究人员采用相应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对纳入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结果共纳入文献30篇,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推荐实践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18篇。从优化环境、促进睡眠、认知刺激、定位及定向功能、安全保障5个方面总结出36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基于循证证据对ICU环境进行管理,预防或减少患者谵妄的发生。
- 朱宏梅谷一梅许敏梁丽娜葛刘娜胡安妮韩江英
- 关键词:谵妄综合数据库ICU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