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分
  • 3篇低分子
  • 3篇低分子肝素
  • 3篇低分子肝素钠
  • 3篇护理
  • 3篇分子
  • 3篇肝素
  • 3篇肝素钠
  • 3篇ALI/AR...
  • 2篇组件
  • 2篇肝素钠治疗
  • 1篇性病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机械通气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压疮
  • 1篇炎症

机构

  • 14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刘晓英
  • 5篇朱建波
  • 5篇王爱芹
  • 4篇王文霞
  • 3篇丁梅
  • 2篇耿文真
  • 2篇杜小芳
  • 1篇李莹
  • 1篇欧阳修河
  • 1篇信淑珍
  • 1篇马建林
  • 1篇王伯丽
  • 1篇于树芳
  • 1篇王新安
  • 1篇郑文涛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灌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应用
王爱芹刘晓英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护理价值评价
2024年
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对应护理价值。方法 收治样本量120例,为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统计分配6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所得的功能肾脏值。结果 研究组肾功能值更为稳定,微循环水平中,研究组TVD低于对照组;PVD、PPV;MFI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免疫功能、满意度更高,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应用,预后质量改善显著,微循环、免疫功能有所调整。
刘晓英李松隋永芹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价值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LI/ARDS的临床效用及安全性研究
朱建波王爱芹杜小芳王文霞刘晓英
该课题系滨州市科技局计划外自选课题。主要研究低分子肝素钠对ALI/ARDS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42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12人;B组为低分子肝素钠(2500uIHq12h)组14人;C组为低分子肝素钠(5...
关键词: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依从性及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依从性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1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护理12周和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关节功能指标如晨僵时间、疼痛指数、肿胀指数以及关节功能指数等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丁梅刘晓英耿文真李莹于树芳
关键词:系统化健康教育类风湿性关节炎依从性关节功能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2年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收入的ICU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综合护理满意率、护理措施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更低,指标对比(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生活质量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结果比对照组更好,指标对比(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可提升ICU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效果,经过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不安全事件较少且患者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和护理措施依从率较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可推广。
刘晓英李松信淑珍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ICU护理管理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ALI/ARDS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的剂量对ALI/ARDS预后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2名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12人;B组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组14人;C组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组16人。治疗7天观察氧合指数、血浆中IL-6和PAI-1的浓度、APACHEⅡ、死亡率。结果通过治疗(1)各组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小剂量抗凝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4;大剂量抗凝优于对照组,P=0.001;(2)各组血浆中IL-6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抗凝组优于非抗凝组,且大剂量抗凝优于小剂量,P=0.015;(3)各组血浆中PAI-1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小剂量抗凝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395;大剂量抗凝优于对照组,P=0.003;(4)各组患者APACHEⅡ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小剂量抗凝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18;大剂量抗凝优于对照组,P=0.016;(5)氧合指数与血浆PAI-1呈负相关,r=-0.648,P=0.04;IL-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37,P=0.002;各组死亡率分别为41.7%,35.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ALI/ARDS,能够激活纤溶系统改善氧合;可能通过抑制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大剂量的效果优于小剂量。
朱建波王梅花王文霞刘晓英
关键词:ALI/ARDS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前PAI-1氧合指数
一种便于气管切开俯卧位与呼吸机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呼吸机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气管切开俯卧位与呼吸机连接结构,包括:机体连接管,所述机体连接管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机体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管;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在连通管顶部的开口槽以...
杨志青刘晓英隋永芹
低分子肝素钠对ALI/ARDS患者凝血活化、炎症反应及纤溶抑制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活化、炎症反应及纤溶抑制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2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12例,治疗A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2 500 U)14例,治疗B组(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16例,均治疗7 d;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血浆IL-6、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OI改善明显,血浆IL-6、PAI-1明显下降,APACHEⅡ评分明显好转;治疗B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A组(P均<0.01)。三组治疗前后血浆APTT和PL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出血增加情况。OI与血浆PAI-1呈负相关,IL-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均<0.01)。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病死率分别为41.7%、35.7%、2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均能改善ALI/ARDS患者的预后,但以5 000 U剂量者疗效明显。低分子肝素钠可能通过抑制IL-6等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朱建波王爱芹杜小芳王文霞刘晓英郑文涛欧阳修河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白细胞介素6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12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为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的效果,将20例重症监护室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8例。实验组应用康复新液喷洒创面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外敷常规方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认为康复新液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庆大霉素外敷常规方法。
王爱芹王文霞刘晓英朱建波
关键词:压疮康复新液红外线照射
以降钙素原窗指导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以降钙素原(PCT)窗为切换点实施序贯通气策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5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出现完全随机分为2组,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序贯通气组22例,PCT序贯通气23例分别在出现PIC窗或PCT窗后内由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6个月内急性加重率、6个月内病死率等指标。结果PCT窗序贯通气组与PIC窗序贯通气组比较,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3.8±1.4)d比(6.5±1.8)d],住ICU时间缩短[(6.9±1.7)d比(9.6±1.9)d],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缩短[(6.0±1.9)d比(10.4±2.8)d],而6个月急性加重发生率、6个月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21.7%(5/23)比22.7%(5/22);17.4%(3/23)比13.6%(2/22),P=0.450]。结论以PCT窗为切换点的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有创通气的时间,减少抗生素的应用,而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无不良影响。
朱建波马建林刘晓英王爱芹王新安
关键词:急性加重正压呼吸通气机撤除法降钙素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