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8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矿业工程 更多>>
年轻POR女性拮抗剂方案与长方案的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拮抗剂方案与长方案对年轻卵巢低反应(POR)女性体外受精(IVF)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探讨拮抗剂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204例妇女213个IVF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拮抗剂组83例(84治疗周期)与长方案组121例(129治疗周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促排卵资料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拮抗剂组的窦卵泡计数(AFC)、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雌二醇(E2)水平、HCG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正常受精数低于长方案组,基础FSH/LH、Gn启动量高于长方案组(P<0.05),但两组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囊胚比例、冷冻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及早期自然流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拮抗剂组和长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较高,分别为58.14%和63.10%,但是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年轻POR患者两种方案均可获得较满意的IVF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拮抗剂方案获卵数较长方案少,但是其优势在于Gn使用量更少,使用时间更短。 齐诠 黄莉 李子涛 阮建兴 刘风华关键词:年轻女性 卵巢低反应 拮抗剂方案 长方案 系统性分析解冻后卵裂球存活数目对胚胎种植潜能的影响 王余江 李子涛 陈创奇 黄郁强 刘风华rHu-EPO联合葡萄糖酸亚铁防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综合应用临床血液学检验指标评估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联合葡萄糖酸亚铁防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5周、出生体重900-1 500 g的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于出生后2周开始使用250 U/(kg·次)的r Hu-EPO,1周2次皮下注射,连用4周,加常规治疗:铁剂6 mg/(kg·d),分3次口服、Vit E 25mg/d,必要时输血治疗;对照组未用r Hu-EPO,仅使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液标本均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检测。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压积(HCT)均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缓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于治疗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即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4周内仅有6例患儿需要输血,而对照组患儿需要输血的例数为2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皮下注射r Hu-EPO联合葡萄糖酸亚铁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轻贫血程度以及减少输血次数,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梁嘉颖 李子涛 朱照平 周斌关键词:贫血 早产儿 葡萄糖酸亚铁 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精子优化处理后孵育时间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相同促排卵方案的191个AIH-IUI周期,男方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优化处理后,将孵育时间分为0~19、20~39、40~59、60~80 min 4组;根据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C)分为(0~9)×106、(10~20)×106、(21~30)×106、〉30×1064组,分析孵育时间和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并对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孵育时间、优化处理后TPMC与临床妊娠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孵育时间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2.7%、18.3%、11.4%、9.1%,孵育20~39 min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优化处理后4组TPMC临床妊娠率分别为0%、16.7%、11.4%、8.3%,(10~20)×106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的增加会导致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OR 0.89,95%CI 0.83~0.94),而孵育时间20~39 min(OR 2.11,95%CI 1.34~3.13)和处理后TPMC(10~20)×106(OR 2.06,95%CI 1.32~3.46)均可显著增加临床妊娠率。结论:精子优化处理后的孵育时间是AIH-IUI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梁嘉颖 李子涛 杨旭辉 黄志承 杨少芬 汪李虎 刘风华关键词:孵育时间 临床妊娠率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不同AMH水平的PCOS患者卵巢反应性及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究不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反应性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PCOS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均在取卵促排前进行AMH检测,结合AMH检测结果分为高AMH组(34例)与低中AMH组(5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卵巢反应性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等相关指标统计,并比较妊娠结局。结果高AMH组和低中AMH组在窦卵泡计数、睾酮、基础垂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Gn)用量、优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基础雌二醇、基础卵泡刺激素、Gn天数、扳机日雌二醇、获卵数、优质卵泡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AMH水平会影响PCOS患者的卵巢反应性,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造成一定影响。 陈创奇 李子涛 黄郁强 于行素 王芳关键词:抗苗勒管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反应性 窦卵泡计数 利用玻璃化冷冻卵子获得临床妊娠的实验室思考 目的 从实验室角度,报道移植5例利用玻璃化冷冻卵子全部获得临床妊娠(其中,两例活产)的病历.患者情况:平均不孕年限4.5年,女方平均年龄29.5岁,患者中男性因素不孕占为66.7%.由于取卵当天男方精液质量差、精液中无可... 王芳 陈创奇 黄郁强 董云巧 史暂 张丽 王余江 李子涛 石宇 刘风华精子DNA完整性、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对相同促排方案的151个IUI周期的患者进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钙离子载体激发顶体反应(ARIC)检测,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诱发顶体反应与AIH-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妊娠组DFI%为(20.6±9.5)%,非妊娠组为(31.5±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ARIC%为(14.1±4.6)%,非妊娠组为(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ARIC%≥10%和ARIC%<10%两组,其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6%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DFI%和ARIC%与AIH-IUI临床妊娠率有关。 梁嘉颖 李子涛 张杰 杨旭辉 黄志承 汪李虎 刘风华关键词:精子 顶体反应 临床妊娠率 宫腔内人工授精 影响高龄女性拮抗剂方案IVF-ET妊娠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应用拮抗剂方案的高龄不孕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评估各影响因素对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179例188个IVF-ET治疗周期的高龄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按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应用拮抗剂方案的高龄不孕妇女行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188个治疗周期中临床妊娠56例次(29.79%),未临床妊娠132例次(70.21%),平衡两组女方年龄后,抗苗勒氏激素(AMH)(2.66±2.55ng/mL vs 2.21±1.67ng/mL)、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260.27±58.15IU vs 272.35±44.26IU)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值(3.39±1.49U/L vs 3.70±2.93U/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0、-5.53、-9.56,均P<0.05)。结论对应用拮抗剂方案的高龄(38~43岁)不孕妇女的IVF-ET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AMH较年龄更敏感。hCG日较高的LH水平不利于临床妊娠,必要时增加拮抗剂剂量以降低LH水平。 齐诠 黄莉 李子涛 易艳红 刘风华关键词:不孕 高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拮抗剂方案 以精子DNA碎片化指数辅助精液参数评估男性生育力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与精子正常形态率、诱发顶体反应率等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估男性生育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运用Diff-Quic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严格参照《WHO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标准;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采用SCD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程度。按DFI值分为DFI≤30%和DFI>30%两组,对DFI与各项精液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和顶体反应率随DFI值的升高逐渐减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I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正常形态率以及诱发顶体反应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精液量无显著相关。结论精子DNA损伤可导致精子前向运动力下降、形态学异常和诱发AR%降低,精子DFI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梁嘉颖 李子涛 黄志承 杨旭辉 汪李虎 杜鹏 刘风华关键词:精子 精子形态 顶体反应 不育 PGT周期中嵌合体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在辅助生殖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周期中,移植嵌合体胚胎的妊娠结局,初步探讨嵌合体胚胎的移植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5个嵌合体胚胎移植周期作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1∶4匹配97个整倍体胚胎移植周期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其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移植的胚胎通过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其染色体整倍性。结果共12例移植嵌合体胚胎的患者获得临床妊娠,但研究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移植整倍体胚胎的对照组(48.00%vs.6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率(12.00%vs.6.19%)和早期流产率(4.00%vs.1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优先移植整倍体胚胎,在无整倍体胚胎的情况下,嵌合体胚胎可作为移植的可选项,并能获得相对良好的妊娠结局。 刘顿 陈创奇 黄莉 何天文 李子涛 于行素 王余江 张曦倩 刘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