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蕊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玉米须药材中芹菜素及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玉米须中芹菜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玉米须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芹菜素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须中铜、铁、镁、钾、锌元素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玉米须中芹菜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芹菜素的含量为0.000 6%~0.034 1%,Cu、Fe、Mg、K、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32~20.12μg·g^(-1)、0.14~0.66μg·g^(-1)、2.23~3.39μg·g^(-1)、0.82~6.73μg·g^(-1)、0.01~0.45μg·g^(-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芹菜素及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稳定,可为玉米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史晶晶刘蕊王丽娜谢彩侠
- 关键词:玉米须芹菜素微量元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 NIRS与HPLC指纹图谱技术在玉米须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研究近红外光谱(NIRS)与HPLC指纹图谱,选择一种最佳的玉米须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NIRS光谱判别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玉米须进行定性鉴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然后用三重交叉验证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与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8 m L·min-1,以甲醇-0.2%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NIRS判别分析模型将2个产地的玉米须清晰地聚为两类,界限明显;而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同一产地的样品相似度较高但并未均达到0.9,而不同产地的玉米须样品的相似度并无明显差异;因此,NIRS判别分析结果优于HPLC指纹图谱试验结果,且分析过程简便、快速。结论:利用NIRS光谱判别分析的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玉米须的质量,可以作为玉米须的一种质控方法。
- 谢彩侠王丽娜刘蕊谢惠英白雁
- 关键词:玉米须近红外光谱技术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 紫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须中多糖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建立玉米须中多糖、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为玉米须饮片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及芦丁的含量,多糖的测定波长为490 nm,黄酮的测定波长为40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芹菜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V∶V=55∶4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为30℃。结果:共测定15批样品,黄酮的含量范围是0.389 6%~0.951 2%、多糖的含量范围是3.322 6%~9.536 9%、芹菜素的含量范围是0.004 7%~0.024 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优选玉米须饮片的测定方法。
- 彭磊刘蕊王丽娜谢彩侠
- 关键词:玉米须紫外分光光度法黄酮多糖
- 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优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优选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及出粉率、水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进风温度、空气流量和进料量对玉米须水提液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400,490 nm。结果: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进料量20%,空气流量800 L·h-1。总黄酮、总多糖质量分数及水分、出粉率平均值分别为0.14%,2.71%,5.81%,91.33%。结论:优化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品种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谢彩侠刘蕊白雁简守珺高颖
- 关键词:玉米须喷雾干燥总黄酮总多糖出粉率
- 玉米须的HPLC指纹图谱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建立玉米须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0.8 m L·min-1,以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结果:24批样品中的色谱峰得到了有效分离,确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11号峰是芦丁,15号峰是芹菜素。结论:HPLC指纹图谱对饮片的质量评价分类也应参考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为玉米须饮片质量标准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 谢彩侠刘蕊白雁谢惠英王丽娜
- 关键词:玉米须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优化玉米须配方颗粒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玉米须配方颗粒中黄酮提取工艺的效果。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甲醇浓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黄酮的含量为因变量,优选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65%甲醇超声40 min时黄酮的提取率相对较高。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能提高玉米须配方颗粒黄酮的提取率,为玉米须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依据。
- 彭磊刘蕊王大军谢惠英谢彩侠
- 关键词:黄酮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用于玉米须配方颗粒原料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运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玉米须药材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NIR)与总黄酮和多糖测定值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总黄酮和多糖的定量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0 87、0.952 09。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不破坏样品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而且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烦琐的前处理,适合对组成复杂的中药进行快速分析,可用于玉米须配方颗粒原料药材的质量监控。
- 谢彩侠刘蕊王丰青王丽娜谢惠英郭艳丽
-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总黄酮多糖
- 玉米须配方颗粒的水煎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优化玉米须配方颗粒的煎煮工艺,提高配方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以出膏率、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液料比、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玉米须配方颗粒水煎工艺的影响。通过标准煎剂试验、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确定玉米须配方颗粒的最佳煎煮工艺液料比为25∶1,浸泡60 min,煎煮3次,每次30 min。优选的玉米须配方颗粒煎煮工艺稳定、可靠。
- 谢彩侠刘蕊白雁谢惠英张迪文
- 关键词:玉米须煎煮工艺多糖总黄酮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快速测定知母中芒果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HPLC所测样品中芒果苷的含量为参考值,将近红外光谱与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进行关联,对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区间进行了考察,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通过比较最终确定以SNV+SG+Second Derivative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软件的波长区间优化功能,确定4 139.58~5 068.56 cm-1为最佳波段。结果 100份知母样品所建立的芒果苷的定量分析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分别为0.963 61,0.061 6,0.088 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能够对知母中芒果苷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 谢彩侠谢惠英白雁王丽娜刘蕊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知母芒果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