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悦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结缔组织
  • 2篇结缔组织生长...
  • 2篇高血压
  • 1篇底座
  • 1篇电磁铁
  • 1篇镀铁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史悦
  • 4篇林宪如
  • 3篇吴娜
  • 3篇王海洋
  • 3篇任永强
  • 2篇王正忠
  • 2篇延荣强
  • 2篇马颖
  • 1篇管军
  • 1篇侯静
  • 1篇钟敬泉
  • 1篇刘慧松
  • 1篇邢明青
  • 1篇王晏平
  • 1篇侯方杰
  • 1篇王守东
  • 1篇于忠祥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左房重构及AF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心房颤动(AF)及左房重构的关系。方法 75例EH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组(EH+p AF组,44例)和慢性AF组(EH+c AF组,31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与EH且为窦性心律(SR)组(EH+SR组,37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36例)进行比较,分析TGF-β1与CTGF及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结果 EH+p AF组和EH+c AF组血TGF-β1及CTGF水平均明显高于EH+SR组和NC组(P均<0.05);EH合并AF患者中,血TGF-β1水平与CTGF水平和左房内径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9、0.319,P<0.05或<0.01)。结论 TGF-β1促进EH患者CTGF合成及左房重构,此可能与EH患者AF的发生有关。
林宪如吴娜王守东史悦任永强钟敬泉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左房重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一种直立倾斜试验用外胸揉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立倾斜试验用外胸揉按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该装置包括连接板、旋转板、铰链、圆盘、弹簧以及按钮开关;所述连接板下端与床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通过铰链与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板下表面设有电机,旋转板上表...
林宪如王海洋史悦延荣强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口腔医疗器械用消毒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口腔医疗器械用消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锅体,所述锅体右侧的顶部通过铰链铰接有锅盖,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烘干装置,...
刘慧松侯静史悦何颖
文献传递
替格瑞洛在急诊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共192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105)和氯吡格雷组(n=87),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及随访3月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出血、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MACCE事件发生率替格瑞洛组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中有6例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均再次行PCI干预,改用替格瑞洛术前负荷剂量180 mg,术后90 mg2/日,分别于术前及后24 h查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ADP抑制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应用替格瑞洛后均优于应用替格瑞洛前(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在我国人群急诊PCI术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侯方杰邢明青王晏平吴娜延荣强任永强马颖王海洋史悦王正忠于忠祥林宪如管军
关键词: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ACE多态性与TGFβ_1/CTGF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EH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组(EH+p AF,44例)和慢性AF组(EH+c AF,31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CTGF,用PCR方法检测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EH且为窦性心律(SR)组(EH+SR,37例)及健康对照者(NC,36例)进行比较;比较EH+AF组不同基因型间TGFβ1与CTGF的血清浓度。结果 EH+c AF组和EH+p AF组血清TGFβ1及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EH+SR组和NC组(P<0.01);EH+AF组与EH+SR组、NC组ACE 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I型)、插入纯合型(II型)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EH+AF组中较EH+SR组和NC组明显增加(P<0.05);EH+AF组不同基因型之间TGFβ1及CTGF浓度比较发现,DD基因型TGFβ1浓度显著高于DI型(P<0.01)和II型(P<0.01),DD基因型CTGF浓度明显高于II型(P<0.05)。结论 D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易患基因;房颤患者ACE DD基因型TGFβ1和CTGF水平明显升高,藉此可引起心房肌纤维化及心房重构,导致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林宪如任永强史悦吴娜马颖王正忠王海洋
关键词:高血压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