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平 作品数:7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时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8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32例)和B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侧壁及后壁,50例)。其中A组将有剖宫产史12例分为A 1组,无剖宫产史20例分为A 2组;B组将有剖宫产史19例分为B 1组,无剖宫产史31例分为B 2组。观察比较4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宫腔填塞纱条率、子宫双侧动脉栓塞率、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4组患者年龄、孕次、分娩孕周、有剖宫产史者距前次剖宫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输血率A组患者均高于B组(P<0.05),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P<0.05)。发生DIC、宫腔填塞纱条、行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及转ICU者A组患者均高于B组,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B1组及B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率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B组(P<0.05),早产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较后壁对母儿带来风险更大,合并有剖宫产史且胎盘附着于瘢痕部位者,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发生,若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准确提示胎盘主体部位,对产科临床医师术前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对策有重要意义。 周荣生 曹振平关键词:完全性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产后出血 IL-6、D-二聚体及CRP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孕妇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孕妇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孕妇设为高危组,3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早破组,30例未破膜正常妊娠临产孕妇设为对照组。采集三组外周血,对IL-6、D-二聚体、CR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以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三者联合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价值。结果三组IL-6、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高危组>早破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IL-6、D-二聚体、CRP水平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均呈正相关(P<0.05)。IL-6、D-二聚体、CRP水平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cut-off值分别为8.2ng/L、4.1mg/L、5.2mg/L,三者联合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均分别高于单独预测。结论IL-6、D-二聚体、CRP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呈正相关,在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孕妇早期预测中联合检测IL-6、D-二聚体及CRP诊断效能更高。 柯旭 周荣生 曹振平关键词:未足月胎膜早破 高危孕妇 白介素-6 D-二聚体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母婴结局分析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对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进行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A、ALT、AST及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瘙痒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明显延长胎儿孕周,且产后24 h出血量、发生早产率及转入新生儿病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围产期母婴风险。 曹振平 周荣生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茵栀黄 熊去氧胆酸 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补液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补液治疗对妊娠剧吐孕妇的疗效。方法将69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穴位贴敷组(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常规补液)30例和对照组(铝碳酸镁联合常规补液)3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尿酮体转阴率时间,两组孕妇尿酮体转阴率,二次住院率,治疗前后妊娠-呕吐与恶心独特量表(pregnancy-unique quantification of emesis and nausea,PUQE)评分,症状评分,妊娠呕吐生活质量(nausea and vomiting of pregnancy quality of life,NVPQ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穴位贴敷组孕妇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孕妇尿酮体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UQE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减少(P<0.05),从治疗第2天起,穴位贴敷组PUQ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症状评分、NVPQOL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穴位贴敷组症状评分、NVPQOL各项目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穴位贴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铝碳酸镁及补液治疗可有效减少妊娠剧吐孕妇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尿酮体转阴时间,能有效改善妊娠剧吐孕妇的呕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李子曦 周荣生 周荣生关键词:妊娠剧吐 穴位贴敷 铝碳酸镁 中西医结合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10例CSP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经阴道彩超确诊,4例误诊。9例行介入治疗+MTX+米非司酮治疗成功(其中l例介入后行清官,术中发生大出血,经开腹病灶楔形切除术);1例MTX+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后行清宫保守治疗成功。结论CSP行介入治疗,同时联合MTX+米非司酮可有效杀胚,减少大出血,成功保留子宫,是有效治疗CSP的方法。 郭孝琼 谢穗 曹振平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 剖宫产 联合检测IL-6、CRP及D-二聚体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7例为先兆流产组,其中65例保胎成功,32例发生难免流产;正常妊娠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入院时均联合检测血浆IL-6、CRP及D一二聚体三项指标,综合评估妊娠结局。结果:正常妊姬组IL-6、CRP及D-二聚体值均小于先兆流产组,且保胎成功组低于难免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IL-6、CRP及D-二聚体的截断值分别为8.45 μg/mL、15.24μg/L、0.86 mg/L时,预测难免流产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66.0.6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显示,IL-6、CRP及D-二聚体均是难免流产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对预测保胎结局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L-6、CRP及D-二聚体单独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准确率分别为85.57%82.47%.8144%,三项联合判定先兆流产预后的准确率为92.78%,显著高于单项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CRP及D-二聚体均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结局有预测价值,L--6的灵敏度最高,且联合检测对是否发生难免流产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 曹振平 曹振平关键词:IL-6 CRP D-二聚体 先兆流产 难免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