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1例重症肌无力呼吸麻痹并留置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 2009年
- 郭冬梅赵林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气管插管精心护理呼吸机留置
-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一例被引量:4
- 2014年
-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多通过食物传播,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升高[1]。李斯特菌脑膜炎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比较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现报道本院应用青霉素成功救治的1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病例。
- 杨申赵林秦丽晨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细菌性脑膜炎免疫功能受损食物传播年发病率青霉素
- 仰卧患者防垂足支撑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仰卧患者防垂足支撑托,它包括一个竖板和一个平板,竖板和平板用折页铰接在一起,竖板上设有绊带,在竖板和平板一侧铰接有能调节角度的支撑件。使用时,将其置于护理床的脚部,平板压于床垫下,根据需要合理调整患者...
- 赵林
- 文献传递
- 盐水冰袋的制作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03年
- 马瑞华马学霞赵林任雪平王飞
- 关键词:盐水冰袋
- 1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体会
- 2009年
-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方法。2008年12月份,我科组织了一次全院内科系统护理查房,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准备阶段脑出血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常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而且病情复杂多变、预后差、死亡率高。我们选择脑出血病人比较有代表性。首先通知参与查房的人员提前准备,复习病人病历,了解病人病情和检查结果,治疗情况,
- 赵林
- 关键词:脑出血病人护理查房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程序护理管理内科系统
- 临床多用吸氧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多用吸氧管,它包括绕在头部的对接管和插在氧源上的拖管,对接管与拖管用一个三通接头连接在一起,对接管上设有插入鼻孔的插嘴和缩紧套,在对接管距离三通接头的6-12cm处设有对接管节,通过管节使对接管构...
- 郭冬梅颜秀梅赵林
- 文献传递
- 脑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被引量:2
- 2009年
- 赵林
- 关键词:脑血管病患者睡眠障碍睡眠结构紊乱神经功能恢复睡眠过多
- p38MAPK参与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机制研究及养血清脑颗粒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p38MAPK磷酸化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两血管法(2VO)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养血清脑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给予2 g·kg-1·d-1的养血清脑颗粒溶液2 ml灌胃,血管性痴呆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2 ml生理盐水灌胃,1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测试各组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变化。结果第1、2、3天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小于模型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原平台象限时间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的比较:养血清脑颗粒组明显低于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而实现的,这可能是养血清脑颗粒参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 梁迎春杨海燕赵林于爱玲张馨娜宁方波刘运林杨申
- 关键词:痴呆细胞凋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养血清脑颗粒
- 浅谈护患沟通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赵林
- 关键词:护患沟通脑血管病非语言沟通人性化服务护理过程康复服务
- 脑梗塞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塞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分别纳入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NIHSS评分、SF-36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为(68.24±4.62)分高于参照组的(49.74±5.61)分,NIHSS评分为(7.26±1.08)分低于参照组(10.15±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优于参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07),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评分为(89.7±7.4)分高于参照组的(82.5±8.2)分,健康状况评分为(91.6±8.1)分,高于参照组的(84.2±6.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1.4±5.7)分高于参照组的(86.4±6.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90.7±5.3)分,高于参照组的(86.6±6.8)分,睡眠质量评分为(90.8±3.5)分高于参照组的(85.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4,P<0.001;t=4.616,P<0.001;t=3.792,P<0.001;t=3.118,P=0.002;t=8.307,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塞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赵林李娜李红梅
- 关键词: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