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星
- 作品数:57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知识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钙磷代谢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钙磷代谢知识了解程度调查表,对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5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患者共119例进行调查。结果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钙磷代谢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79.3%的患者不清楚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哪些自身症状;大部分的患者能按医护人员的饮食指导来调节自己每日饮食的种类和量,并遵医嘱服药。结论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钙磷代谢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患者都愿意遵从医嘱,仍有3.3%的患者完全不知道如何控制血磷;医护人员应强化患者钙磷代谢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提高知识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赵丹罗星张金平杨晓萍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健康教育
- SYAP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定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构建pcDNA3.1(-)-Myc-突触相关蛋白1(SYAP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合成SYAP1基因序列,加入Myc标签序列、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并与线性化pcDNA3.1(-)连接,得重组质粒pcDNA3.1(-)-Myc-SYAP1。重组质粒经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细胞中SYAP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Myc-SYAP1成功插入pcDNA3.1(-)载体,SYAP1蛋白成功表达且定位于胞浆。结论:pcDNA3.1(-)-Myc-SYAP1载体构建成功。
- 郝慧鑫菅辉玲朱美意黄瑾罗星
-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真核表达载体PROTEIN
- 活性维生素D_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CD2AP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骨化三醇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足细胞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法选取60只Sprasue-Dawley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ADR 7.5 mg/kg复制ADR肾病模型。2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Scr)水平。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ADR)、治疗组(ADR+Vit D_3),另取3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于模型复制成功后2、4、6、8和10周检测24 h尿蛋白。取大鼠肾组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球的病理损伤,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D2AP定位和表达。结果 2周后3组24 h尿蛋白、TP、ALB、Scr、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模型复制成功。大鼠24 h尿蛋白随治疗周数延长而减少(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大量纤维增生,肾小管扩张和肾间质纤维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模型组肾足细胞结构损伤,足突广泛融合,核畸形,脂滴聚集;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所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CD2AP表达较低,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后阳性表达面积增加(P <0.05)。各组大鼠CD2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降低,治疗组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_3通过上调CD2AP表达,减轻足细胞的损伤,抑制肾组织病理纤维化增生,发挥肾保护功能,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 陈亚茹赵丹杨晓萍罗星刘馨馨马国英
- 关键词:肾病活性维生素D3
- 1,25-(OH)_2D_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维生素D3[1,25-(OH)_2D_3]对阿霉素(adriamyicin,ADR)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ADR诱导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模型组(ADR)和维生素D3治疗组(ADR+1,25-(OH2)D3),另取3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给予活性维生素D3进行干预,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和记录大鼠的行为和外观,并每周记录体重。于注射ADR后第2、4、6、8、10周采集大鼠24 h尿样,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rine total protein,UTP)。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肌酐(creatinine,Cre)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取肾并称肾重。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足细胞和基底膜的变化,肾组织nephrin蛋白表达的检测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实现。结果生化结果显示,同时期内,模型组大鼠UTP、Cre、BUN、T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P、Alb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各项指标有明显的改善趋势(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上皮细胞足突融合、脱落严重,胞体内出现异常颗粒;治疗组足细胞损伤有所修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ephrin蛋白于肾小球足细胞胞膜处表达,对照组大鼠可见强阳性表达,模型组大鼠表达明显降低,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后有所逆转。结论 1,25-(OH)_2D_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有修复作用:能够上调nephrin蛋白的表达,减少蛋白尿以及足细胞足突融合脱落,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 刘馨馨赵丹陈亚茹杨晓萍黄瑾罗星
-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3阿霉素肾病足细胞NEPHRIN
-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次传代得到较纯的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进行检测。取3代MSCs,B-ME诱导6小时候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接种后24h,细胞开始贴壁。培养3代以后,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折光性好,核为圆形、居中。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显示:CD34-、CD45-、CD29+、CD44+、CD90+。诱导后细胞发出突起,逐渐生长延伸并彼此相连,形态学上具有神经细胞的明显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后细胞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结论:所采用的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简便可行,所获得的细胞其表型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且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
- 王倩于娜姜玉峰赵娟罗星黄瑾
-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5年
- 罗星黄瑾张玉涵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系统基因表达调控癌基因产物SONG信号转导细胞内
- siRNA表达载体对293T细胞neuritin表达的抑制作用
- 2012年
- 目的观察siRNA表达载体对293T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uritin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euritin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技术筛选neuritin高表达细胞株;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采用两步法构建PBS/U6-neuritin siRNA(1~3)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稳定转染后采用Western-blot技术进行干扰效率的筛选鉴定。结果 293T细胞与L-02细胞的RT-PCR产物为500bp左右可见特异性条带,选择293T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株,测序结果显示经2次构建后PBS/U6-neuritin siRNA表达载体在338bp处出现发夹结构,说明构建成功。转染72h后Western-blot技术检测PBS/U6-neuritin siRNA-(1~3)在不同程度上均可使293T细胞内源性Neuritin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PBS/U6-neuritin siRNA(1~3)表达可以有效抑制293T细胞系Neuritin蛋白的表达。
- 张峤罗星黄瑾
-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表达
- 安全便携式实验鼠饲养笼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的便携式实验鼠饲养笼,本实用新型包括笼盖,笼体,笼底,托盘盒,提手两个,把手两个,拨物棒,工具筒。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实验鼠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方便移动搬运,方便清理代谢物,减少对实验鼠的激惹刺激,...
- 陈亚茹罗勇军罗星赵丹马国英
- Neuritin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采用全细胞记录方式,对由Neuritin诱导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前后的电生理功能测定。结果:分化后的神经元样细胞较诱导前细胞的膜特性[静息膜电位(RMP)膜电容(Cm)串联电阻值(Rs)]有了显著改变(p<0.01)。分化后细胞记录到K+电流,包括两种成分:外向延迟整流K+电流和内向整流K+电流。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经过Neuritin诱导能够向功能性神经元方向分化。
- 李东正李静王倩黎兴毅张峤于娜罗星黄瑾
-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电生理
- 指导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一种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我校截止2009年初,已经开始第七期SRP项目的实施工作。
- 罗星赵丹黄瑾付锦艳李冬妹
-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改革S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