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贲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移民
  • 3篇专才
  • 3篇文化
  • 3篇边缘性
  • 1篇隐私
  • 1篇杂交
  • 1篇中国人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社会学
  • 1篇权力政治
  • 1篇忠诚
  • 1篇主义
  • 1篇文化冲突
  • 1篇文化创新
  • 1篇文化概念
  • 1篇文化交流
  • 1篇文化理论
  • 1篇文化社会

机构

  • 8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陈国贲
  • 3篇陈惠云
  • 1篇黎熙元
  • 1篇何平

传媒

  • 2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当代港澳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地专业人才在香港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是次研究深入访问了30个在港工作的内地专业人士。透过工作和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来了解内地专才所面对的适应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在适应问题方面,内地专才感受最多的是香港工作文化和自己原居...
陈国贲陈惠云
全球化时代文化研究若干新概念简析——“文化杂交”和“杂交文化”概念的理论内涵被引量:17
2005年
“Hybridity”和“hybridization”是近来国外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新理论概念。前者指两种或多种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杂交形态,后者指其形成的过程。“文化杂交化”概念概括了现代化进程中第三世界国家发生的文化重构现象。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不是整体移入,而是选取融合不同文化的片断,或多种文化杂交,它区别于“文化同化”和“文化移入”的概念。这一概念对社会认同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当代全球化运动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也显然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和对待20世纪末以来的文化现实,能够使我们摆脱西方中心论所架构的西方—非西方的对立,并避免悲观的文明冲突论。
何平陈国贲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文化交流文化理论
隐私在家庭: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以及隐私在家庭的展现模式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通过对一些受访者的访问,分析了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以及隐私在家庭的展现模式。并对香港与内地的隐私观念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谢碧珠陈国贲
关键词:隐私家庭
内地专业人才在香港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是次研究深入访问了30个在港工作的内地专业人士。透过工作和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来了解内地专才所面对的适应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在适应问题方面,内地专才感受最多的是香港工作文化和自己原居...
陈国贲陈惠云
内地专业人才在香港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0年
是次研究深入访问了30个在港工作的内地专业人士。透过工作和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来了解内地专才所面对的适应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在适应问题方面,内地专才感受最多的是香港工作文化和自己原居地的不同。忙碌的被合理化,工作压力的难以负荷,同事之间过度保护自己的私隐,语言问题造成的心理隔阂,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的心理距离,以及香港城市设计和建筑风格缺乏"小小区"的营建,很多内地专才觉得自己始终融不进香港。专才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认知上对自己处境的积极解释,强调边缘性的竞争优势;在行为策略方面,一方面增强代际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跨越两地的消费与社交来维持和强化两地的社会网络,以应付在香港所面对的疏离困境。
陈国贲陈惠云
城市的内在混合性:一项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批评被引量:3
2005年
尽管在较亲密的环境中对文化异质性的宽容常常被确认为是加拿大社会的特征,但多元文化主义仍违背了加拿大华人移民子孙们通过适应当地生活、从而改变自己以及社会的愿望;只顾拘泥于过去的多元文化政策无视存在于华人家庭内部代际及性别之间的权力政治。这样,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就陷入了理论与实证的双重困境。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城市社会理论,从中可以看到整合、融合和混合,而不是同化。这是一种用完全不同的,全面看待社会的眼光,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乌托邦思想,即我们需要一种公共政策,这种政策承诺在设计公共制度和公共空间时有利于培养人们内在的混合性,以及不害怕现代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讽刺和自相矛盾。
陈国贲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混合性多元文化政策乌托邦思想权力政治公共制度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被引量:3
2005年
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后会发生什么? 虽然在社会学文献里,“同化”(assimilation)仍然是重要论述,但本文探讨的却是除了“同化”之外的其它几种可能性,如交替、混成 (hybridity)和创新。作者在文中通过三个文化混成和创新的实例,深入探讨了“世界主义”这概念。这三个实例分别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史上因大规模移民和人口流动而引发的文化碰撞,当代泰国华人的婚葬仪式。在这三个实例中,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里所具有的文化融合和混成性,这种融合可以说是几个文化不同的群体在长期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生活实践中所拥有的共同的历史和记忆,是远远超越于所谓群体忠诚这一层面的。
陈国贲钟宏志
关键词:文化忠诚人口流动
中国“三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创新被引量:7
2005年
This study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how, in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in China, Chinese managers and workers on the one hand and western managers on the other explain and resolve their cultural conflicts in terms of the incompatibilities and tensions between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ism, the two opposing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It hypothesizes that all parties have to find ways to resolve conflicts in order to maintain employment and keep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viable. We argue that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employees must have adjusted, more or less, their values and behavior, and that a new culture of cooperation has consequently emerged from hybridization of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ism in the course of mutual learning. This cultural innovation exemplifies that globalization in the domain of culture is a process of reciprocal learning by people from diverse cultures.
陈国贲黎熙元陆何慧薇
关键词:文化创新文化冲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