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克俊

作品数:64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皮瓣
  • 13篇手术
  • 13篇缺损
  • 13篇外科
  • 11篇软组织
  • 11篇组织缺损
  • 10篇岛状
  • 10篇岛状皮瓣
  • 10篇软组织缺损
  • 10篇手部
  • 9篇皮瓣修复
  • 9篇显微外科
  • 8篇拇指
  • 7篇动脉
  • 6篇岛状皮瓣修复
  • 6篇疗效
  • 5篇手部软组织
  • 5篇手部软组织缺...
  • 5篇四肢
  • 5篇外科手术

机构

  • 63篇天津医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骨科医院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64篇陈克俊
  • 25篇韩宝平
  • 19篇王晓南
  • 18篇李津
  • 14篇戚炜
  • 14篇赵欣
  • 12篇阚世廉
  • 10篇李凯
  • 9篇高广伟
  • 8篇陆芸
  • 5篇戚伟
  • 4篇赵金岩
  • 4篇张宝贵
  • 4篇马信龙
  • 4篇陈冉
  • 2篇王沛
  • 1篇殷中罡
  • 1篇张克刚
  • 1篇董荣华
  • 1篇张宏

传媒

  • 13篇实用手外科杂...
  • 8篇中华手外科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第十八届全国...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天津医药
  • 2篇第三届全国中...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闭合复位穿针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骨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技术治疗近节指骨基底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对13例17处近节指骨基底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手法整复、闭合穿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8个月,x片示所有骨折均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6~9周,平均7.8周,伤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近节指骨基底新鲜闭合性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赵欣李凯韩宝平陈克俊
关键词:闭合复位
伤残食指移位再造拇指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利用伤残的、不具备带神经血管束或静脉条件的食指进行移位,探讨再造拇指的方式。方法1987年4月~1997年10月,根据6例不同平面拇指缺损及手合并损伤的不同情况,分别设计了三种食指移位再造拇指:①剔除近节指骨的食指移位;②带食指掌侧神经血管束及手背侧皮肤的食指移位;③带复合组织蒂的食指移位。结果6例再造的拇指全部成活。经术后6个月~2年随访,均恢复了捏物、夹持功能及不同程度的感觉。结论此方法利用了伤残的食指移位再造拇指,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且可获得一定功能等特点,进一步扩大了食指移位再造拇指的适应证。
陈克俊费起礼戚伟
关键词:拇指再造
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在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应用
陈克俊高广伟
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可一次性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同时植骨,目前天津市尚未见报道,属国内先进水平。自1995年以来分别对2例小腿大面积贴骨瘢痕伴骨缺损及1例眼眶内恶性肿瘤行眶内容物摘除后病例,施行了吻合血管的背阔肌...
关键词:
关键词:移植术(医学)皮瓣移植修复术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目的报道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85—2005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102例,手术方法包括动脉直接吻合、游离大隐静脉移植、人造血管移植等。结果四肢主干动脉损伤102例,肢...
李津陈克俊
关键词:四肢动脉损伤显微外科修复
文献传递
肌腱引导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腱引导器,属于外科用引导器械。本实用新型包括软套管和插装其内具有一定刚性的引导芯,其特征在于软套管一端是球面盲端,近球面盲端的软套管中心线两对应侧管壁有与中心线平行的切开部,与切开部垂直的两侧管壁上...
王晓南阚世廉韩宝平陈克俊
文献传递
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种类的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76例。[结果]所有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8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
李津陈克俊高广伟韩宝平赵金岩戚炜王晓南
关键词:岛状皮瓣
碘过量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碘过量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Lewis大鼠36只,体质量为(131±15)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EAT组和EAT+高碘组,每组12只。以不同含碘量(0.9、0.9、18.0mg/kg)的饲料喂养各组大鼠,并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完全弗氏佐剂(CFA)对EAT组和EAT+高碘组大鼠进行免疫以建立EAT模型。2周后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改变,测定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甲状腺素(T4)]以及骨代谢相关指标[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I型胶原羧基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护骨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结果EAT组和EAT+高碘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均呈现炎细胞浸润,局部滤泡结构破坏,其中EAT+高碘组以甲状腺滤泡扩张、融合为主。EAT组和EAT+高碘组大鼠血清TGAb、TMAb、T3和T4水平[(63.01±12.36)%、(60.62±11.24)%,(3.78±1.43)、(125.12±16.00)pmol/L和(75.00±15.44)%、(72.15±15.00)%,(3.69±0.91)、(149.40±20.67)pmol/L]高于对照组[(4.47±1.04)%、(5.73±1.01)%,(0.75±0.12)、(76.91±9.30)pmol/L,P均〈0.05],EAT+高碘组大鼠血清TGAb、TMAb和T4水平较EAT组升高(P均〈0.05)。EAT组大鼠血清BGP、PICP和IGF-1水平[(1.70±0.31)、(11.31±1.52)μg/L,(0.31±0.06)mg/L]较对照组[(8.60±0.33)、(14.28±3.10)μg/L,(1.16±0.02)mg/L]降低(P均〈0.05),血清TRAP、ICTP、OPG和RANKL水平[(19.88±3.60)ng/L,(2.43±0.82)、(22.36±2.80)、(1.35±0.23)μg/L]
赵欣陈克俊桑仲娜赵娜张锦香姚斋潇张万起马信龙
关键词:骨代谢破骨细胞
伴重要血管损伤的严重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选择
2008年
近年来,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伴血管损伤的严重骨折日趋增多,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肢体的血液循环,而重建血液循环又首先需要恢复骨骼的连续性,治疗中应以快为主,尽量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1]。笔者对我院自2000—2006年33例伴血管损伤的严重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张克刚陈克俊戚伟
关键词:骨折骨折固定术外固定器血管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王晓南陈克俊
关键词:月骨无菌性坏死病因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1
2006年
李津陈克俊
关键词:四肢动脉显微外科手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