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5篇疗效
  • 4篇银质针
  • 4篇针刺
  • 4篇软组织
  • 4篇软组织损伤
  • 4篇射频热凝
  • 4篇消融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血症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银质针导热
  • 3篇脂血症
  • 3篇射频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作者

  • 23篇闫洪涛
  • 18篇王建国
  • 17篇张雷
  • 15篇刘兆强
  • 8篇霍龙
  • 7篇贾春雨
  • 6篇贾锐
  • 3篇胡德永
  • 3篇孙博
  • 3篇王昊月
  • 2篇修云霞
  • 2篇关亚新
  • 1篇贾瑞
  • 1篇杨雅丽
  • 1篇高长明
  • 1篇周斌
  • 1篇赵艳玲
  • 1篇郑宝森
  • 1篇王国文

传媒

  • 5篇中国疗养医学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1
  • 10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MPS)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臭氧治疗组应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常规治疗组应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6+甲钴胺和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均行疼痛触发点浸润注射。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Low Lumbar Pain Scales,LLPS)对照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分别从6.2±1.7降至1.1±0.8和从5.6±1.2降至2.3±1.1(均P<0.05),LLPS明显改善(均P<0.01);两组比较,臭氧组VAS评分降低幅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74%比71.79%,P<0.05);LLP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MPS与常规麻醉剂加激素封闭同样有效,优良率更高,安全性较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张雷冯建来郜时华贾春雨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医用臭氧
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及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C臂下应用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技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操作安全简便,直达病变部位,充分发挥了胶原酶的溶盘作用,疗效较好。现将该技术报告如下:
闫洪涛贾春雨贾春雨支世宝
关键词:胶原酶盘外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5例跖腱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及封闭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其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发现治疗组足部疼痛及功能继续改善,2组间疗效差异进一步扩大(均P<0.01);另外治疗组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按摩配合封闭治疗,能迅速缓解患部疼痛并改善足部功能,且疗效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建国闫洪涛贾春雨耿葆梁霍龙张雷刘兆强贾锐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按摩跖腱膜炎
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胶原酶治疗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10月在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全军软伤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射频靶点消融及胶原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予胶原酶治疗;于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分),综合疗效及两组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和JOA评分相近;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临床体征和活动受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JOA评分均获明显增加,且以治疗组改善较显著;治疗组优良率及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仅对照组9例患者术后2~3d出现与术前相仿的腰腿部疼痛,其余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功效,能较快缓解根性神经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
王建国闫洪涛贾春雨李加威张雷刘兆强霍龙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
某地驻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军事训练伴随保障过程中,前瞻性现场调查某地驻军3356名官兵的软组织损伤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类型和致伤科目,诊断标准统一掌握。结果软组织损伤累计发生率为27.4%,其中陆军发生率39.0%,明显高于海军的21.6%和空军的20.4%,P均<0.05。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挫伤7.2%、创伤性滑膜炎6.1%和擦伤4.4%;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下肢、腰部和上肢。400m障碍和5km越野是主要致伤科目。结论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具有较高发生率,应根据好发部位和类型有针对性地重点预防。
王建国闫洪涛耿葆粱张雷
关键词:军事训练软组织损伤流行病学调查
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应用高能冲击波治疗机治疗,工作电压10~14kV,以股骨头坏死区及其相邻骨质确定2个冲击点,每个冲击点每次冲击1000次,隔2日1次,5次为1疗程。在患侧髋关节周围区域银质针导热治疗,隔5日1次,3次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及12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 36例患者经1年随访发现,应用银质针导热和冲击波治疗后3、6及12个月,髋关节疼痛、步态及活动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双侧髋关节X线片显示,治疗后各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无股骨头进一步变形及塌陷。结论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综合疗效显著,无创伤。
闫洪涛王建国贾春雨张雷霍龙刘兆强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银质针导热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 2011-09—2012-07利用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膝关节僵直13例,术后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平均随访5个月12d,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8°改善至术后平均110°。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微创、松解充分彻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僵直最有效的方法。
冯建来赵艳玲闫洪涛支世保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僵直康复锻炼
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比较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与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配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1次、针刺和正骨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和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治疗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与针刺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显著效果,但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次数更少、疗效持续时间更长、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王建国闫洪涛张雷高长明刘兆强贾锐胡德永
关键词:颈性眩晕银质针导热针刺正骨推拿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训练伤相关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9例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隙靶点,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加热,复制出原有症状后治疗4个周期,每周期60s,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tani分级。结果:治疗后2周,VAS从治疗前的(8.84±0.58)降低到(2.56±0.62),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tani分级优5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张雷霍龙李加威
关键词: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胸椎间盘突出症
红光照射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IG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肌肉再生和修复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白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愈合组和红光照射组。采用自制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通过单次撞击,建立大鼠急性腓肠肌损伤模型。于造模后第1,2,3,5,7,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自然愈合组相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分析显示,红光照射组急性炎症反应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肌肉再生速度、愈合质量显著优于自然愈合组。损伤后第1,2,3,5,7天,红光照射组大鼠肌肉损伤局部IGF-1的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和自然愈合组显著增高。结论红光照射能够减轻损伤骨骼肌中的炎症反应,促进IGF-1的表达,从而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王建国杨雅丽郑宝森耿葆梁闫洪涛张雷刘兆强
关键词:红光照射软组织损伤IGF-1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