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钧
- 作品数:60 被引量:4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生活与工业污水混合处理系统中关键毒物追踪被引量:7
- 2001年
- 以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A2O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程序,对关键毒物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进水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具有24h急性毒性,经过A2O系统的处理,出水已不显示24h急性毒性;因曝气可去除废水毒性,C18固相提取亦可去除废水毒性,据此判断进水中存在的主要毒物为挥发性非极性有机化合物。进出水的GC/MS图谱显示。处理前后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关键毒物基本去除。
- 程静于红霞金洪钧
-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毒性鉴别评价急性毒性试验毒物
- 用毒性鉴别评价技术研究电镀废水毒性原因被引量:2
- 1997年
- 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IE)国外新技术对导致组分较为简单的电镀废水毒性的原因作了鉴别评价研究,旨在为今后开展组分较为复杂的废水的毒性原因的鉴别评价研究提供经验。结果表明,导致电镀废水毒性的毒物是六价铬。
- 杨岭金洪钧杨璇楼霄薛光璞
- 关键词:毒性鉴别评价电镀废水六价铬
- 低pH及铝和钙对三种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低pH对污席藻(Phormidium lucidum)、斜生栅列藻(Scenedsmus obeiquus)、角菱形藻(Nitzschia angustata)生长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低pH和铝对上述三种藻的协同作用以及钙离子在低pH和铝离子对藻类联合毒性中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pH4.0~6.0的培养条件下,三种藻的生长速率随pH的下降而降低.污席藻和斜生栅列藻6天EC_(50)值分别为pH5.88±0.10、pH5.42±0.02、角菱形藻8天EC_(50)值为pH5.29±0.08.。三种藻对低pH的敏感性顺序为:污席藻>斜生栅列藻>角菱形藻.在酸性pH下加铝以后三种藻的生长均受到抑制.污席藻和斜生栅列藻6天EC_(50)值分别为0.38mgAl/l和0.89mgAl/l.角菱形藻8天EC_(50)值为0.98mgAl/l.在钙浓度增大时这三种藻在低pH(加铝或不加铝)下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蒋锋周风帆金洪钧
- 关键词:铝钙斜生栅列藻
- 铜在水生微宇宙的毒性和分布
- 金洪钧孙丽伟
- 关键词:水生微生物铜毒性生物群落
- 鲤鱼对银、钒、镍、钴和铬的回避反应
- 1986年
- 鱼类对有害环境的回避反应是通过嗅觉、味觉、视觉、侧线及其它感受器的生理反应。鱼类对工业废水或水中有毒物质的回避行为极为敏感。测定鱼类回避反应的阈浓度,是评价水污染及研究污染物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制订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具有重要意义。据文献记载,水生动物对污染物回避行为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 章敏金洪钧张国宝
- 关键词:重有色金属鲤鱼
- 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1995年
- 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摇蚊幼虫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生物检测、生物积累和遗传毒理研究等几方面.国外的研究表明摇蚊幼虫可以作为常用试验生物(鱼类和蚤类)的补充,用于有毒化学品的急、慢性毒性生物检测和遗传毒性研究,以及生物积累试验,以评价化学品的生态效应,并对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
- 张彤金洪钧
- 关键词:摇蚊幼虫生物监测遗传毒性水生态毒理学
- 模拟水生态系统及其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0年
- 随着70年代污染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微宇宙作为评价化学品的环境影响的有力工具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从点源和非点源释放的化学物质可经直接或间接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水生微宇宙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发展很快。早期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化学污染物在水环境的归宿。自70年代末以来,研究注意力逐渐集中于有毒物质在水生态系统内不同生物学组织水平上的生态学效应。本文分下列4个方面进行述评:(1)关于模拟生态系统的若干基本概念;(2)应用于环境研究的不同类型水生微宇宙;(3)尚有争议的若干问题;(4)水生微宇宙技术应用的新动向和展望。
- 金洪钧孙丽伟
-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
- 用盐水丰年虫测试4种石油化工污染物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 1997年
- 采用盐水丰年虫为试验生物测试了硫氰酸钠、二甲基甲酰胺、乙腈和丙烯腈这4种石油化工废水中常见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以盐水丰年虫的急性毒性值(EC50)分别为253.7mg/L、22619mg/L、16050mg/L和14.34mg/L,盐水丰年虫的敏感性基本接近常用的淡水监测生物.
- 张彤金洪钧
- 关键词:生物监测急性毒性石油化工污染物
- 富营养湖泊的藻类现存量控制和供水处理的藻类去除被引量:2
- 2006年
- 我国城镇供水正面临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严峻挑战。评述了高藻类现存量干扰水处理过程导致的供水问题,以及高藻类生物量控制对策和供水处理除藻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就国内外现有藻类生物量控制对策和供水处理除藻工艺提出若干结论,并对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 陈建王冰金洪钧
- 关键词:供水水源富营养化水处理藻类去除
- 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被引量:42
- 2004年
- 采用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研究了吡虫啉、三唑磷和哒螨灵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 .通过毒性试验 ,获得了这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 2 4、4 8、72和 96hLC50 值 .这 3种农药的 96hLC50 值分别为 2 81 37mg·L-1、8 37mg·L-1和 11 6 6 μg·L-1.根据急性毒性数据和有关技术指南 ,确定生物浓缩试验浓度和持续暴露时间为 14d .经 0 5和 5mg·L-1吡虫啉暴露后的生物浓缩系数 (BCFs)分别为1 5 2和 0 97.经 0 0 2和 0 2mg·L-1三唑磷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9 0 0和 8 4 5 .经 0 1和 1μg·L-1哒螨灵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5 6 0 0和 4 92 0 .
- 丁中海杨怡金洪钧单正军于红霞冯建舫张晓峰周家艳
- 关键词:吡虫啉三唑磷哒螨灵斑马鱼急性毒性生物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