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大艳
作品数:
3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语言文字
主题
2篇
语言接触
1篇
东北方言
1篇
东北亚
1篇
文化交际
1篇
跨文化
1篇
跨文化交际
1篇
交际
1篇
俄语
1篇
方言
机构
2篇
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邵大艳
1篇
杨春宇
传媒
1篇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华夷变态:东北俄式洋泾浜语的历史钩沉——东北亚语言接触与都市语言建设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洋泾浜语作为语言接触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在中国东北中亦不乏其表现。19世纪末,随着沙俄在东三省修筑中东铁路、强占旅大等殖民政策的推进,在中东铁路沿线陆续形成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即俄式洋泾浜语。梳理这种俄式洋泾浜语在东北或消亡或残存之表现,分析其中的原因,论述从东北方言史中钩沉出这种语言接触特殊变异现象的意义,旨在为东北亚语言接触及都市语言规划与建设发展研究,提供个案的历史借鉴。
杨春宇
邵大艳
关键词:
东北方言
语言接触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
19世纪开始了语言接触的认识,而我国进行语言接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在语言接触研究方面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其中国内研究语言接触的主要研究汉语与英语的接触、汉语与日语的接触、普通话与方言...
邵大艳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跨文化交际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