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2临床分析
-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5年 6月作者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2例,男性94,女性18例,平均年龄65岁(45-80岁)。应用体外循27例,心肌保护采用温血...
- 梅运清冯靖王玺胜高文根蔡建志周永新谢士梁王永武李大文黄国长胡大一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保护围术期治疗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APACHEⅢ评分与炎症介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梅运清季强冯靖王玺胜高文根蔡建志周永新谢士梁胡大一
- 关键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炎症介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 BiPAP在心脏术后监护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BiPAP在心脏术后监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6月对37 例已脱离呼吸机的心肺功能低下的心脏术后患者实施BiPAP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其中CABG术29 例,换瓣手术6例,大血管手术...
- 高文根梅运清冯靖王玺胜蔡建志周永新谢士梁王永武李大文黄国长胡大一
- 关键词:心脏术后监护治疗BIPAP
-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159例OPCAB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36例,对低氧血症患者的年龄、术前心功能、手术时间与非低氧血症患者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氧血症在年龄大于70岁(含70岁),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小于55%的发生率分别为31.8%和40.1%,与小于70岁和术前LVEF大于55%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低氧血症组手术时间较非低氧血症手术时间显著延长。低氧血症患者经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顺利纠正31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好转2例,气管切开治疗好转1例,气管切开治疗无效死亡2例。结论OPCAB术后低氧血症在高龄、术前心功能低下、手术时间长患者容易发生,应用BIPAP辅助呼吸、抗感染、强心等措施可有效纠正术后低氧血症。
- 孙益峰梅运清王玺胜冯靖季强谢士梁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低氧血症不停跳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原因及防治
-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纤颤(Af)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3至2004年102例CABG术后患者(其中21例发生Af)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射血分...
- 王玺胜梅运清冯靖高文根蔡建志周永新谢士梁王永武李大文黄国长胡大一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纤颤原因及防治
- 胸椎旁纤维脂肪瘤一例被引量:1
- 2007年
- 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4岁时无意中发现右背部有一软组织包块,约花生大小,质软,触之无疼痛,日常生活无影响。5月前,包块逐渐增大,至就诊时大小为5cm×6cm,无痛,局部不红,皮温不高,右肩活动不受限,右肢感觉、运动、血运均正常,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脂肪瘤。于2006年6月1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右背部肿块”收入院。
- 程黎明于研李山珠黄轶刚汤如勇谢士梁俞光荣
- 关键词:纤维脂肪瘤软组织包块椎旁医院就诊右背部
- SOD对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毒性作用的影响
- 目的: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一氧化氮(N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在心肌缺血前给予高浓度的L-精氨酸(L-arg)的KH灌注液,再灌注早期给予氧自由基清除酶SOD,测定再灌注期间心脏功能指标及冠...
- 蔡建志王永武梅运清冯靖王玺胜高文根周永新谢士梁李大文黄国长胡大一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SOD毒性作用
- 三房心的诊断与治疗
- 三房心临床上不多见,现报道1例,探讨该病的诊断的注意点。病例报告:女性,36岁。患者10年前起工作劳累后出现胸闷气促,无呼吸困难及紫绀,无蹲踞,休息后可缓解。当时未予重视。近1年起自感无活动时亦会出现胸闷气促,且较前发作...
- 谢士梁梅运清冯靖王玺胜高文根蔡建志周永新王永武李大文黄国长胡大一
- 关键词:三房心心血管畸形
- 胸骨撑开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骨撑开器,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第一把手与第一撑开臂一体相连,第二把手与第二撑开臂一体相连;第一把手与第一撑开臂的连接处设有铰接点,与第二把手与第二撑开臂的连接处铰接;第一...
- 孙益峰梅运清冯靖季强谢士梁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时机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人按CBP实施前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1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组12例;进行APACHEⅢ评分及常规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病人血浆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8、(TNF-α)水平。结果CBP实施24h后APACHEⅢ评分、血BUN、血Scr,IL-6、8、TNF-α均较CBP实施前显著降低[(分另Ⅱ为(61±15)vs(81±20),(19±5)mmol/Lvs(26±5)mmol/L,(312±87)μmol/Lvs(458±107)μmol/L,(544±154)ng/Lvs(842±132)ng/L,(18±7)ng/Lvs(25±8)ng/L,(43±15)ng/Lvs(59±17)ng/L]。SIRS、MODS组病人的存活率分别为84.62%、41.67%(P〈0.05);CBP实施前和实施24h后MODS组ARF病人的APACHEⅢ评分、血BUN、血Scr,血清IL6、IL8均显著高于SIRS组。结论APACHEⅢ评分为60~90分时可能是心血管术后发生ARF实施CBP治疗的较理想时机。
- 梅运清季强王玺胜冯靖蔡建志孙益峰谢士梁李大文胡大一
- 关键词:肾透析手术后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