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正虎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关系,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进行了以苏麦3号×安农2号和望水白×安农8455 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多年的农艺性状与抗赤霉病扩展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年度间,小麦赤霉病侵染和扩展的病小穗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下节间长度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的年份较少;与小穗数在多数情况下无显著性相关。赤霉病侵染的病小穗率与小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相关显著性不稳定。[结论]小麦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因试验材料、方法及环境而不尽相同。小麦赤霉病遗传和表现复杂,在育种过程中可将适中的株高、小穗密度和穗长等作为初选性状,实现综合性状协调,提高抗赤霉病育种效率。
- 陆成彬范金平印娟王朝顺褚正虎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农艺性状抗性育种
- 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与表型性状相关性被引量:5
- 2012年
- 研究苏麦3号×安农2号和望水白×安农8455等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多年的表型性状与抗赤霉病扩展和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年度间,小麦赤霉病侵染和扩展的病小穗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下节间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的年份较少;与小穗数在多数情况下无相关性。赤霉病侵染的病小穗率与小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相关显著性不稳定。因此,小麦表型性状与赤霉病抗性关系,因试验材料、方法及环境而不尽相同。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将适中的株高、小穗密度和穗长等作为初选性状,实现综合性状协调,有利提高育种效率。
- 陆成彬张伯桥范金平吴荣林王朝顺褚正虎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表型性状抗性育种
- 不同晚播条件对‘扬麦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环境的变化,试验设置4个迟播处理,随机区组,进行了产量、品质性状和淀粉糊化特性测试和分析,研究晚播对小麦产量、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扬麦20’的籽粒产量、千粒重、容重、硬度呈显著降低趋势,以11/4适期播种最高,11/25播种最低;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呈上升趋势;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等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小麦晚播条件下争取早播,可达到高产又优质。
- 范金平陆成彬吴建中褚正虎彭军成
- 关键词:播期小麦
-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扬麦20品质调优的响应被引量:5
- 2018年
- 为进一步做好国审小麦品种扬麦20在晚播条件下的调优生产技术,采用播期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面团粉质参数以及淀粉糊化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扬麦20的千粒质量、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性状以及面团粉质指标(除形成时间外)和淀粉糊化参数(除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外)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千粒质量、容重和硬度逐渐降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粉质参数以及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返弹值等淀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稀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种植密度及其与播期的互作对扬麦20的品质性状、粉质参数及糊化参数均无显著影响。在迟播条件下,以11月18日播种小麦的籽粒品质和面团品质最佳。
- 范金平陆成彬王朝顺褚正虎吴建中彭军成吴荣林
- 关键词:小麦播期粮食生产食品安全高产高效
-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4号
- 2011年
- 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品种权号:CNA20070263.7。已授权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独占许可。2010年被江苏省农委列入主推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在扬麦11号推广应用区域及梭条花叶病区均可种植。
- 陆成彬范金平王朝顺褚正虎
- 关键词:优质高产抗病梭条花叶病
- 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21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为适应长江中下游麦区高产广适性和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和综合育种路线,育成小麦新品种扬麦21。其综合性状优异,中抗赤霉病,抗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感纹枯病。较对照扬麦158等增产3.9%~6.8%,品质优良,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缓解了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品种的短缺矛盾,有利于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 陆成彬范金平褚正虎彭军成王朝顺张伯桥高德荣
- 关键词:小麦品种选育推广应用
- 高产优质小麦扬麦28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 2024年
- 扬麦28为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国审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10)。该品种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较轻。生产试验产量448.3 kg/667 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6.9%,高产创建最高产量715.8 kg/667 m2。其面粉白度高、出粉率高、籽粒商品性好,优质中筋品质,受到面粉厂和粮食收储企业的欢迎。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应注重良种良法的配套,做到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适时适度镇压,合理进行化控,同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
- 褚正虎刘晓斌朱俊凯张艳琼刘健
- 关键词:高产创建良种良法
- 小麦赤霉病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综述了小麦赤霉病抗性表现与鉴定方法、遗传机理,表型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抗、感赤霉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以及标记辅助选择在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并对赤霉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展望。
- 陆成彬范金平王朝顺褚正虎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基因定位抗病育种
- 国审小麦新品种扬麦20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系谱法和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了国审小麦新品种扬麦20。该品种中抗白粉病与赤霉病,纹枯病轻,较对照扬麦158等增产3.4%~12.4%,大面积生产示范产量7500.0kg/hm^2以上,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弱筋专用小麦标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当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掌握适期播种、优化群体起点、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
- 陆成彬范金平印娟褚正虎王朝顺彭军成张伯桥
-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技术
- 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扬麦20’的培育与推广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中国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和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20’。试验结果表明其综合性状优异,中抗白粉病与赤霉病,纹枯病轻,较对照‘扬麦158’等增产3.4%~12.4%,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国家弱筋专用小麦标准。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缓解了在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品种的短缺问题,将促进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 陆成彬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范金平王朝顺褚正虎
- 关键词:小麦高产广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