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
- 作品数:95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下向钻孔排水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下向钻孔排水装置,本装置包括三部分:一是抽放系统,由抽放管路和控制阀门组成;二是压气系统,由注气管路和控制阀门组成;三是排水系统,有排水管路和控制阀门组成。本发明为了解决钻孔积水问题,特研发下向钻孔孔底排水装备...
- 陈立伟裴蓓陈向军袁军伟王林刘军
- 文献传递
- 接入防爆压力传感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接入防爆压力传感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涉及煤矿监控技术领域,包括地上监控系统和地下监控系统,所述地上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终端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一,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与所述智能终端模块、所述显示模...
- 陈立伟裴蓓许彦鹏高保彬袁军伟刘军王林李震吴亚洲李乐
- 文献传递
- 草酸盐粉体抑制甲烷爆炸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为了研究草酸盐粉体抑制甲烷爆炸特性,选取草酸钾、草酸钠、草酸亚铁3种较为常见的草酸盐粉体作为抑爆材料,分析了草酸盐粉体作用下的甲烷爆炸特性。结果表明,3种草酸盐粉体均具有一定的甲烷爆炸抑制作用,其抑爆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草酸钾、草酸钠、草酸亚铁。草酸钾、草酸钠和草酸亚铁的最佳抑爆粉体质量浓度分别为0.22g/L、0.26 g/L和0.26 g/L,最大爆炸压力的降幅分别为33.25%、30.03%和20.83%。结合热重分析和甲烷爆炸抑制特性,探讨了草酸盐粉体的甲烷抑爆作用机理。
- 王燕林晨迪郑立刚裴蓓纪文涛
- 关键词:安全工程草酸盐
- 一种煤矿巷道三相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三相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方法及装置,装置本体上部设置有巷道,巷道左侧内部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控制器电信号连接阀门调节装置,阀门调节装置电性连接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下部导管连通高...
- 温小萍郭志东杨波王发辉陈国艳裴蓓邓浩鑫刘志超张新民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煤矿安全培训游戏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矿安全培训游戏的数据挖掘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在测试终端上安装煤矿安全培训游戏,培训人员通过游戏即可进行培训,在培训人员通过游戏培训时,测试终端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完成游戏项目时的综合...
- 陈立伟高保彬裴蓓袁军伟王林刘军许彦鹏胡晨祥常原张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
- 本发明涉及抑制细水雾灭火初期火焰增强的复合气液两相灭火剂,可有效解决改善水雾对火焰的控火效能,同时显著弱化细水雾灭火初期的火焰增强现象,提高灭火安全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
- 裴蓓陈立伟余明高王燕李世梁郭佳琪
- 文献传递
- 注二氧化碳促排煤层瓦斯机制转化过程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为了厘清注CO2促排煤层瓦斯机制及主导作用,采集了豫西荥巩煤田二煤层构造软煤煤样,利用大尺度煤层注气促排瓦斯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注CO2促排瓦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注CO2促排煤层瓦斯是一个动态演化过程,结合国内外专家对煤层注气驱替瓦斯机理的认识,给出了置换效应和驱替效应定义.以出气口CH 4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将注气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煤层注CO2驱替瓦斯机制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CO2突破腔体以前,主要表现为置换效应,注入CO2的置换效应占主导地位;CO2突破腔体之后,注入的CO2一部分与CH 4发生置换吸附,另一部分与CH 4流出腔体,此时置换和驱替效应共存.针对整个实验过程,CO2置换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起主导作用.
- 杨天鸿陈立伟杨宏民裴蓓
- 一种惰性气体驱动的冷气溶胶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抑爆剂领域,公开了一种惰性气体驱动的冷气溶胶抑爆剂及其制备方法,用含6‑24%体积分数的CO<Sub>2</Sub>或N<Sub>2</Sub>的空气喷射0.01‑0.03g/L的超细KHCO<Sub>3</S...
- 王燕纪文涛张一民曹建亮 林森裴蓓郑立刚李瑶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煤矿开采支护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开采支护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水泥13‑33份、碎石16‑32份、细沙15‑28份、矿物掺合料15‑30份以及水15‑30份,矿物掺合料为粉...
- 陈立伟裴蓓许彦鹏袁军伟安丰华刘军高保彬邱向雷王林侯柳博朱家乐
- 文献传递
- 含改性氯化合物对N2/细水雾抑制LPG爆炸影响研究
- 2024年
- 为了提高对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的抑爆效能,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开式有机玻璃管道搭建了N2/细水雾抑爆实验平台,从爆炸超压、火焰传播速度及其峰值来临时间、火焰结构等4个方面分析含改性氯化合物N2/细水雾抑爆效果。结果表明:含氯化合物对表面活性剂具有选择性,KCl、NaCl和NH4Cl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care2235)等2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增效效果更优,爆炸超压峰值、火焰传播速度峰值均明显降低,且峰值来临时间明显延长;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仅与NaCl共同作用时抑爆效果有明显提升,与其他3种氯盐共同作用时没有增效效果甚至产生促爆现象;FeCl2与表面活性剂协同时会出现爆炸增强现象;含氯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时,复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存在最佳值,即表面张力在20 mN/m时,抑爆效能最佳。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改性氯化合物N2/细水雾能够有效降低绝热火焰温度,消耗关键自由基,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其抑爆的协同增效机理主要体现在N2惰化稀释、表面活性剂调控水雾粒径增加冷却效应和抑制链式反应3个方面。
- 裴蓓胡紫维韩谕良徐梦娇陈立伟邵翔宇
- 关键词:含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