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兆丰

作品数:97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经济管理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经济学
  • 7篇企业
  • 5篇政府
  • 5篇垄断
  • 5篇经济学家
  • 4篇企业家
  • 4篇利率
  • 4篇经济政策
  • 4篇产权
  • 3篇中国经济
  • 3篇人民币
  • 3篇教育
  • 3篇汇率
  • 3篇积木
  • 3篇积木式
  • 2篇地产
  • 2篇电力
  • 2篇电信
  • 2篇电信业
  • 2篇电子商务

机构

  • 53篇经济日报出版...
  • 22篇北京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7篇薛兆丰

传媒

  • 59篇互联网周刊
  • 2篇新华月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光彩
  • 2篇商界(评论)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商界
  • 1篇摩托车信息
  • 1篇石油政工研究
  • 1篇经济资料译丛
  • 1篇中国中小企业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 1篇电子知识产权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新经济导刊
  • 1篇中国公路
  • 1篇经贸实践
  • 1篇新重庆
  • 1篇法人
  • 1篇企业观察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27篇2005
  • 27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造就业论之谬
2011年
据报道,奥巴马日前敦促国会尽快通过他提出的促进就业法案,以加快经济增长,改善高失业率状况。这类消息的潜台词是:“工作岗位”是可以由政府官员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来“创造”的。同样,政治家们也时不时讨论“工作岗位”因为本国贸易逆差而“流失”的问题。在许多人看来.“工作岗位”好像“座位”一样可以按个数来点算,可以创造,也会流失……
薛兆丰
关键词:创造就业工作岗位高失业率政府官员贸易逆差奥巴马
美国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机会
2015年
我们印象中的发明家,就是爱迪生那样的,不仅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还挺强,为了制造亮度适中的灯泡,他一种一种材料去尝试,试验成功以后,就自己找合作伙伴,自己办发电厂还花了大半辈子,跟那些抄袭自己发明创造的人打官司。但今天可不是这样了。我们知道最具有戏剧性的例子,就是奥地利美女Hedy Lamarr。她先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裸出境的艳星,随后她又与作曲家George Antheil共同发明了今天普遍运用在移动设备上的CDMA、WIFI和蓝牙的核心技术。
薛兆丰
关键词:积木GEORGE合作伙伴
习惯法符合效率原则吗?
2005年
继发表《外部效应的百年演进》后,我收到几位读者朋友的来信,与我探讨关于习惯法的问题。我知道,国内一些经济学学者、法学学者、尤其是所谓“法与经济学”的学者,正在凝聚对习惯法机制的兴趣,而他们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似乎要形成一股学术潮流。
薛兆丰
关键词:习惯法
"负资产",谁之过?
2005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国香港偻价大幅度下跌,造成了面积甚广、延续至今的“负资产”现象。很多以按揭方式供楼的中产家庭,虽然终日荣碌,总资产抵不过他们当初向银行借的总金额 ,即使现在把房屋卖掉,套现的资金也不足以不债的缘故 。
薛兆丰
关键词:总资产套现亚洲金融风暴金额按揭
爱市场就不能放了吴英
2010年
首先我主张放吴英一条生路。手上没有人命,只是涉及财务.区区数亿.不及某些毋需丧命的贪官涉案金额的零头,何况连麦道火都不至于死。午纪轻轻,让她活下来吧!是的,我动的是人道理由。我没有说美国的法律可以适用于中国。有些人坚决认为吴英就是该死,我说这些人内心凶悍未开化。
薛兆丰
关键词:涉案金额财务
金字塔型的学术产业链被引量:1
2005年
从松到严的流程,让美国的学术产业链充满了生气。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
薛兆丰
关键词:产业链学术诺贝尔经济学奖
电信争议该听谁的?
2005年
里德(Leonard E.Read)1958年发表了一篇短文《我,铅笔》。如果有人只肯在经济学上花一小时,那么这篇只需十五分钟就能读完的文章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在文章里,里德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制作一枝铅笔的故事。从石墨、粘土、木材,黄铜的开采和炼制,到铅笔的发明和合成,再到运输和销售,当中糅合了多个年代、成千上万人的智慧和劳动。令人感叹的是,当中没有一个人完全掌握制造铅笔的全部技术,而绝大部分人也并不知道自己参与了铅笔的制造,但铅笔就这样诞生了!
薛兆丰
关键词:电信业经济学
Linux值不值得扶持
2005年
1999年10月,我写了一篇题为《自由软什过眼云烟》的文章,说自由软件是靠热心人士的自愿参与来维系的,即使这种模式红微时,备受追捧,也水可能成气候。文章写成后,感觉虽然幼稚,但观点没错,便拿去发表。
薛兆丰
关键词:LINU
经济是不是过热了
2004年
感到“经济过热”的人越来越多。有朋友来信问:“最近中国政府在采取措施限制投资过热,这应该算是违反自由经济原则吧?可是如果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会不会导致经济的恶性增长呢?还是这本身就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市场是否真的存在滞后性和盲目性?”
薛兆丰
关键词:经济过热房地产市场通货膨胀
从侵权到工业标准
2005年
乔治·梅森大学的罗利教授(C.Rowley)是研究法与经济学的著名学者。他曾经负责为《帕尔格雷夫法与经济学大辞典》撰写“从经济学角度看的习惯法”等主要条目。罗利教授的一个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习惯法中的民事侵权原则把“资源最佳配置”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习惯法中发展得最成熟的分支。
薛兆丰
关键词:侵权经济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