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浩

作品数:47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奉贤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气管
  • 6篇麻醉
  • 6篇插管
  • 5篇心肺复苏
  • 5篇心肺复苏后
  • 5篇血流
  • 5篇镇痛
  • 5篇气管插管
  • 4篇氧流量
  • 4篇骶管
  • 4篇骶管阻滞
  • 4篇吸氧管
  • 3篇动脉
  • 3篇心动图
  • 3篇血必净
  • 3篇血清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5篇翁浩
  • 22篇刘海健
  • 11篇徐志勇
  • 8篇王建光
  • 7篇黄丁丁
  • 7篇徐振兴
  • 7篇刘荣
  • 6篇徐华琴
  • 6篇蔡明珍
  • 6篇朱新杰
  • 5篇王建光
  • 5篇何亮亮
  • 4篇徐志勇
  • 4篇朱新杰
  • 3篇秦晨光
  • 3篇王文
  • 3篇高鸿
  • 3篇李寿春
  • 3篇吕少君
  • 2篇陈渔

传媒

  • 4篇实用疼痛学杂...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考酮对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羟考酮对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手术结束前10 min,对照组予以芬太尼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羟考酮治疗。观察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睫毛放射时间、麻醉后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观察2组在手术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和拔管后30 min(t3)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的变化,和2组麻醉前后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INF)-γ、CD4+、CD8+和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睫毛反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而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组MAP和HR水平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3的MAP和HR水平均较t0明显升高(P均<0.05),而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均<0.05)。2组麻醉前IL-10,INF-γ,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麻醉后2组IL-10,CD4+和CD4+/CD8+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均<0.05),INF-γ和CD8+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羟考酮对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具有稳定作用,减少拔管后的躁动和疼痛,可缓解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紊乱。
王锋翁浩
关键词:羟考酮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免疫
SLIPA喉罩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SLIPA喉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全麻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SLIPA喉罩组(S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30例),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在8 mL/kg潮气量下T2、T3 (气腹建立后)、T4 (摆好手术体位后)的平均气道压(Pmean)和气道峰压(Ppeak),且观察有无返流、误吸、呛咳情况和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结果 T组和S组患者在T2时的SBP [(113.0±8.8) mmHg vs (98.5±6.0) mmHg]、DBP [(67.3±5.8) mmHg vs(57.1±4.9) mmHg]、HR [(81.0±9.0)次/min vs (63.4±9.3)次/min]比较,T组明显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和S组患者分别在T2时的Pmean[(11.±0.70) cmH2O vs (9.6±1.30) cmH2O]、Ppeak[(13.8±0.79) cmH2O vs(12.1±1.53) cmH2O]、T3时的Pmean[(14.67±1.18) cmH2O vs (13.23±2.24) cmH2O]、Ppeak[(17.50±1.31) cmH2O vs(15.87±2.34) cmH2O]、T4时的Pmean[(17.50±1.23) cmH2O vs (15.40±2.14) cmH2O]、Ppeak[(20.30±1.32) cmH2O vs (17.90±2.12) cmH2O]比较,T组明显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呛咳患者T组8例(26.7%),明显多于S组的1例(3.3%),咽部不适患者T组9例(30.0%),明显多于S组的2例(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SLIPA喉罩安全,患者应激反应小,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
李寿春宋苗苗翁浩
关键词:SLIPA喉罩气管插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性安全性
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学习曲线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的学习曲线,确定哪一种让初学者更容易掌握、插管成功率更高。方法 15名实习医师经高年资麻醉医师培训后,在其监督指导下采用视频喉镜和直接喉镜,分别为6个需要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其中每种喉镜为3个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分别为Glidescope视频喉镜组(G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M组),喉镜使用顺序由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决定。结果 90例准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的连续患者参加了本随机交叉对照研究,声门暴露Ⅰ级患者G组(88.9%)显著优于M组(57.8%);插管成功率G组(91.1%)明显高于M组(71.1%);插管难度评价NRSG组(1.7±0.9)分明显低于M组(2.6±0.7)分,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相比较,初学者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更容易暴露声门、插管成功率高、学习进步迅速。
李寿春高玉蓓翁浩
关键词:气管插管GLIDESCOPE视频喉镜MACINTOSH直接喉镜
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对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低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超声引导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组(U组,n=30)与非超声引导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组(N组,n=30)。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0 min、1、2、4和8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准确穿刺例数,神经根注射/阻滞区域吻合例数,治疗次数≥2的例数;记录治疗后4、8周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4的例数明显增多。治疗后30 min和1周,U组VAS<4的例数明显多于N组(P<0.05);U组准确穿刺例数明显多于N组,神经根注射/阻滞区域吻合例数,U组明显多于N组,U组治疗次数≥2的例数明显少于N组(P<0.05);两组治疗后4、8周疗效评定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准确率高且治疗次数少,是一种可视化、安全、可靠的治疗技术。
解淑灿何亮亮翁浩朱新杰刘海健何晨辉陈渔李寿春王建光
关键词:超声神经根阻滞
帝视内镜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帝视内镜(Disposcope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帝视内镜辅助气管插管组(帝视内镜组)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佩戴颈托模拟颈椎制动,常规行麻醉诱导后,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即刻各时间,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时间、声门暴露至插管成功的时间、插管时间〈1min的患者构成比、1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结果帝视内镜组有1例患者因声门显露困难,在2次气管插管失败后改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1次成功。帝视内镜组声门暴露至插管成功的时间显著短于纤维支气管组(P〈0.05),两组间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1min的患者构成比、1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总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帝视内镜组气管插管前和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DBP,以及气管插管前的HR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HR显著高于同组气管插管前(P〈0.05)。纤维支气管镜组气管插管前的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HR显著高于同组麻醉诱导前(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同组气管插管前和帝视内镜组同时间(P值均〈0.05)。结论帝视内镜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模拟颈椎制动患者的气管插管,并能缩短插管时间和减轻插管反应。
李寿春翁浩王学敏何喜欢解淑灿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骶管阻滞可疑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2015年
患者,女,63岁,因“腰痛伴右足麻木4d”,于2013年11月14日来我院就诊,自诉咳嗽、打喷嚏时腰痛及右足麻木加重.患者体健,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高血压病10余年,自服药物控制(具体不详),BP 140/70 mm Hg左右.查体:腰部肌肉紧张,腰部活动度:前屈45°,后伸10°,左则屈15°,右侧屈15°,左右侧旋各10°;L3~5棘间及椎旁压痛(+),叩痛(一);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一),右侧直腿抬高实验及加强实验(+),双侧“4”字实验(一);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及跟腱反射正常,双侧足大趾背伸力及趾屈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症(一);右足浅感觉减退,余双下肢浅感觉正常.
何晨辉解淑灿王建光翁浩朱新杰徐志勇刘海健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骶管阻滞直腿抬高试验并发跟腱反射药物控制
氧流量对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监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氧流量对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监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270例,年龄18~60岁,体重55~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共6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后取平卧位,接鼻氧管吸氧,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和研究5组的氧气流量分别为1、2、3、4、5L/min,对照组只接鼻氧管不吸氧气。20min后,通过吸氧管的二氧化碳采集端连接麻醉监护仪,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同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经桡动脉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同时目测计数患者的呼吸频率。结果各研究组的SpO2和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的Pet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监护仪测得的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3组、研究4组、研究5组的PetCO2显著低于同组paCO2(P值均〈0.05),研究4组、研究5组监护仪测得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同组目测计数的呼吸频率(P值均〈0.05)。结论应用可用于监测呼吸频率吸氧管吸氧时,给予3L/min氧气流量,麻醉监护仪可准确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
刘海健徐志勇翁浩
直线偏振光照射与注射法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直线偏振光照射与注射法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枕大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组(L组)与注射治疗组(B组),每组20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3d、1周时的VAS评分,治疗后1周、1个月时行疗效评定,并记录补救治疗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即刻,L组VAS〈4的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4的例数明显增多(P〈0.05)。两组疗效、补救治疗例数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偏振光照射治疗与注射法治疗效果相似,可有效治疗原发性枕大神经痛。
蔡明珍徐华琴朱新杰王建光徐振兴翁浩何亮亮
关键词:直线偏振光神经传导阻滞枕大神经痛
优亿TD-C-Ⅳ型一次性可视喉镜片兼作牙垫的可行性
2017年
利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是实施临床麻醉、建立呼吸通道、急救复苏、院前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项基本而又快速有效的重要操作技术。随着医疗器械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视频化喉镜如McCoy喉镜、McGrath视频喉镜、可视喉镜、帝视内窥镜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大量地节约插管时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麻醉医生处理各种普通以及困难气道插管的能力。
张龙徐志勇翁浩何喜欢刘荣金骏乐亮
关键词:喉镜片IV型MCCOY喉镜牙垫TD医疗器械工业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影像学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的传统骶管阻滞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5 min、1周、2周、4周时VAS评分;一次成功穿刺情况;穿刺时间;行二次治疗情况;治疗后1、2、4周的疗效;各时点直腿抬高试验≥75°的情况;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5 min和1周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成功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行二次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时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5 min、1周时直腿抬高试验≥75°的比例及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直腿抬高试验≥75°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准确率高,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可视化、安全、可靠的治疗技术。
何晨辉解淑灿王建光翁浩朱新杰刘海健徐志勇李寿春
关键词:超声骶管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