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忠峰

作品数:41 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药物
  • 6篇甘蔗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血症
  • 4篇皂苷
  • 4篇脂血症
  • 4篇高脂
  • 4篇高脂血
  • 4篇高脂血症
  • 4篇纯化
  • 3篇代谢
  • 3篇药理
  • 3篇药理学
  • 3篇药效
  • 3篇知母

机构

  • 23篇广东药学院
  • 10篇广东药科大学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深圳海创医药...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深圳海王医药...

作者

  • 40篇石忠峰
  • 15篇冯毅凡
  • 7篇芮雯
  • 6篇韩亮
  • 5篇陈蔚文
  • 4篇李茹柳
  • 3篇张小梅
  • 3篇江涛
  • 3篇郭姣
  • 3篇郭晓玲
  • 3篇姜苗苗
  • 3篇林华庆
  • 3篇王亮
  • 3篇佘琴
  • 2篇朴胜华
  • 2篇余楚钦
  • 2篇陈耕夫
  • 2篇鲁强
  • 2篇韩亮
  • 1篇黄珮

传媒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cktail”探针药物法的研究思路与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近年来关于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其同工酶在药物代谢、毒理学、肿瘤生化、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Cocktail"探针药物法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价药物对CYP450酶活性影响的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文章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介绍了"Cocktail"探针药物法的概念、优势和基本研究思路,并对其方法学的验证与优化,探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评价肝、肾功能,优化给药剂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王亮郭姣石忠峰江涛
关键词:CYP450
甘蔗烷醇对家兔高脂血症模型血脂影响研究
2009年
用外源性胆固醇和高脂饲料(HFD)复制家兔高血脂模型,以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改变作为观察指标,观察甘蔗烷醇对造型动物血脂水平的影响。
石忠峰姚光辉赵金华
关键词:血脂
黄芪及其蜜炙品的UPLC/Q-TOF-MS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进行黄芪及其蜜炙品的成分分析,并比较蜜炙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体积分数)甲酸-乙腈-异丙醇体系梯度洗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应用Markerlynx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比较药材炮制前后成分变化。结果通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蜜炙前后的黄芪药材,并鉴定了包括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汉黄芪素、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在内的8种蜜炙前后质量分数变化较大的化合物。结论借助UPLC的快速分离和Q-TOF-MS测定的精确分子量信息,结合PCA模式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黄芪药材蜜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鉴定。
芮雯冯毅凡石忠峰姜苗苗
关键词:蜜炙
甘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方法。方法比较3种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树脂吸附法精制甘草总黄酮并考察不同参数对提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采用柚皮苷直接扫描法对甘草总黄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超声波提取法、加热回流法和冷浸法甘草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46%、6.12%和5.04%,以加热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树脂吸附甘草黄酮类成分主要集中在40%~60%乙醇洗脱部位。结论3种方法中以加热回流法提取甘草黄酮效果最好,树脂精制工艺考虑为纯水洗脱树脂后继以80%乙醇洗脱黄酮类成分。
石忠峰李茹柳陈蔚文
关键词:甘草总黄酮
甘蔗烷醇有效部位烷醇含量测定研究
2009年
目的:制定甘蔗烷醇有效部位提取物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甘蔗滓总烷醇为药材有效部位目标产物,并以总烷醇及二十八烷醇为主要考察指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本品含量限度为总烷醇不得少于55.0%,二十八烷醇不得少于45.0%。结论:诸柘烷醇通过调整血脂,对高脂血症和高血脂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
石忠峰赵金华康晖姚光辉
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方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
郭姣荣向路贝伟剑范冠杰唐富天朴胜华石忠峰王术玲罗朵生罗广波唐春萍胡因铭黄利华李勇王来友
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中医药具有综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清的弊端限制了此优势发挥。项目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疾病研究。取得如下成果:首次提出“以肝为枢,调脂化浊”代谢性疾病防治...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组方药效机制
金龙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运用Meta分析评价口服金龙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科学检索,没有语言限制,检索时间从1990年1月至2015年7月,纳入符合该研究要求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纳入10个研究,736名患者,其中口服金龙胶囊联合放化疗组370名,单纯放化疗组366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口服金龙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OR=1.77,95%CI:1.29~2.43,P〈0.05)、临床受益率(OR=1.89,95%CI:1.22~2.91,P〈0.05)和生活质量改善率(OR=2.56,95%CI:1.61~4.05,P〈0.05),减少白细胞下降发生率(OR=0.35,95%CI:0.22~0.56,P〈0.05)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OR=0.67,95%CI:0.40~1.11,P〈0.05)。合并的结果表明,口服金龙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不良反应。
鲁强罗景斌冯毅凡佘琴石忠峰
关键词:金龙胶囊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
一种实验室用中药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中药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盒,所述提取盒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框,所述连接套框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
张晓琦王希林吕依婷石忠峰
一种头孢呋辛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呋辛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头孢呋辛酯组合物可以有效掩盖头孢呋辛酯药物的苦味,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同时本发明头孢呋辛酯组合物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溶出度,药物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用...
余楚钦林华庆石忠峰邓艳斌林的仕林苏娜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被引量:17
2020年
背景:寒湿痹颗粒已被临床中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但其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寒湿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收集其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方法:寒湿痹颗粒化合物及与药物靶点的收集主要基于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点来源于DRUGBANK、GeneCards、Home-OMIM-NCBI、PALM-IST数据库。所获得药物基因和疾病基因经过Uniprot数据库校正后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分析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3.6.1对交集基因进行PPI分析。通过使用Cytoscape3.6.1插件ClueGO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从TCMSP获得69个活性成分,142个药物靶点,利用DRUGBANK、GeneCards、Home-OMIM-NCBI、PALM-IST数据库获得595个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点;②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分析获得交集基因39个,通过PPI分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在PPI网络中连接度较高;③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活性氧代谢调节、脂肪酸代谢、急性炎症反应、神经递质的生物过程、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等生物功能;④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⑤研究初步预测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老药新用及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王卓石忠峰王凤云李卫东韩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靶点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