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雪

作品数:22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宫颈
  • 5篇细胞
  • 4篇胚胎
  • 4篇宫颈癌
  • 4篇病变
  • 4篇不孕
  • 3篇阴道
  • 3篇女性
  • 3篇流产
  • 3篇精子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癌组织
  • 2篇心磷脂抗体
  • 2篇阴道超声
  • 2篇输卵管
  • 2篇体检
  • 2篇女性不孕
  • 2篇盆腔
  • 2篇肿瘤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20...
  • 6篇吉林省人民医...
  • 6篇长春市中心血...
  • 5篇长春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作者

  • 22篇白雪
  • 6篇李锐
  • 6篇黄可敬
  • 5篇闫素文
  • 5篇周敏
  • 5篇李冬梅
  • 4篇郑春杨
  • 4篇黄可欣
  • 4篇郝妍
  • 4篇齐倩
  • 4篇肖玉红
  • 3篇王喜良
  • 3篇吴海燕
  • 2篇王梦醒
  • 2篇侯开波
  • 2篇尹江峰
  • 2篇阎素文
  • 2篇石博
  • 2篇马金辉
  • 2篇肖育红

传媒

  • 11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液中Bcl-2、P53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Bcl-2、P53和Caspase-3在不同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7例宫颈炎、39例宫颈内瘤变、24例宫颈癌患者抽取血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Bcl-2、P53和Caspase-3蛋白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中Bcl-2、P53和Caspase-3的阳性率,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宫颈炎患者血清中Bcl-2、P53蛋白含量及血细胞中Bcl-2、P53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P<0.01),且宫颈内瘤变患者明显低于宫颈癌患者(P<0.05);宫颈炎患者血清中Caspase-3蛋白含量及血细胞中Caspase-3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P<0.01),且宫颈内瘤变患者明显高于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Bcl-2、P53和Caspase-3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即独立又协同的作用。
白雪黄可欣石搏李锐黄可敬
关键词:P53CASPASE-3
TBX2和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TBX2和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子宫颈鳞癌、40例宫颈原位癌(CINⅢ)和20例癌旁正常宫颈上皮(NCE)中TBX2和P1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TBX2在宫颈鳞癌、原位癌和NCE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82.50%、30.00%;P16为88.33%、87.50%、0%。与NCE组比较,TBX2和P16在鳞癌组及原位癌组阳性表达显著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TBX2和P16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1);TBX2和P16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中呈正相关(r=0.66;P=0.039;P<0.05)。结论:TBX2和P16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上调,两者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子,并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白雪李冬梅李锐黄可敬
关键词:TBX2P16
宫颈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NF-κB及TNF-α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血清和宫颈组织中核因子(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明其生物学意义和早期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有宫颈癌病变高危因素的患者(宫颈炎37例、宫颈内瘤变39例和宫颈癌24例)抽取静脉血同时行阴道镜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镜检宫颈组织中NF-κB和TNF-α蛋白的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宫颈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宫颈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血清及镜检组织中NF-κB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P<0.01),宫颈癌患者其含量明显高于宫颈内瘤变患者(P<0.01);宫颈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NF-κB和TNF-α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P<0.01),且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内瘤变患者(P<0.01)。宫颈炎、宫颈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NF-κB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69,P<0.05)。结论:NF-κB和TNF-α均可独立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二者的正相关性使得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白雪黄可欣马洪喜李锐黄可敬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宫颈癌前病变细胞核因子
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心、肝、肾组织细胞酶活性作用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心、肝、肾组织细胞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即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给药组,三组动物分别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大豆皂甙(SS,10mg/Kg)灌胃3个月,然后处死取心、肝、肾组织,采用日本日立牌7150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检测心肌组织可见GOT、GPT、GLDH、ICDH、CK值在对照组、大豆皂甙给药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呈递减趋势(P<0.01),LDH、HBDH、LAP、AKP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检测肝组织糖尿病模型组与对照组、大豆皂甙给药组比较GOT、GPT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与大豆皂甙给药组无显著差异(P>0.01);大豆皂甙给药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比较LDH、HBDH、LAP和ICDH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1)。检测肾组织可见GOT、LAP、ICDH、CK值在对照组、大豆皂甙给药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呈递减趋势(P<0.01),GPT、GLDH、LDH、HBDH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心、肝、肾组织细胞酶代谢有显著影响,从而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肝、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白雪石搏王元春黄可欣
关键词:糖尿病肝脏肾脏
经阴道超声盆腔注水显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65例
2009年
周敏闫素文肖育红马金辉齐倩白雪
关键词:盆腔灌注不孕症
筛查与治疗宫颈病变的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对子宫颈癌的各种筛查方法、子宫颈癌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宫颈癌筛查、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从根本上解决宫颈癌的办法是采用疫苗进行病因预防,液基细胞学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会被大量纳入30岁以上妇女的宫颈癌的筛查中。
吴海燕张宁白雪王梦醒
关键词:宫颈肿瘤阴道镜检查
安特尔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估他莫昔芬和安特尔联合应用对男性特发性少精子症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60名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安特尔,他莫昔芬,安特尔联合他莫昔芬治疗3个月,取患者精液分别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检测精子数量(密度),精子活力(a+b百分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安特尔联合他莫昔芬组精子的数量,活力及功能等明显提高,均显著优越于单一用药组。结论安特尔与他莫昔芬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精液主要参数,为临床上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的不育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侯开波闫素文周敏肖玉红白雪
关键词:特发性少精子症他莫昔芬
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黏液中相关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卵巢抗体(AoAb)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健康女性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不孕不育女性8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宫颈粘液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粘液中AsAb、EmAb和ACAb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EmAb、ACAb和AoAb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白雪黄河欣石博李锐黄可敬
关键词:不孕不育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
冷冻胚胎复苏后胚胎继续发育情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复苏后胚胎继续发育情况与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多胎率的关系。方法采用玻璃化方法冷冻保存第三天胚胎,胚胎复苏后继续培养1d,根据胚胎继续发育情况分为两组:第一组,至少有一个胚胎发育到致密期;第二组,没有胚胎发育到致密期。结果共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12年5月213例复苏移植周期,第一组117个周期,平均移植胚胎2.71枚,临床妊娠率54.70%,种植率28.08%,流产率14.06%,多胎率32.81%。第二组96个周期,平均移植胚胎2.66枚,临床妊娠率40.63%,种植率17.25%,流产率30.77%,多胎率12.82%。两组种植率、流产率和多胎率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冷冻胚胎复苏后继续发育情况是胚胎质量的重要指标,与临床结局有密切关系。
王喜良周敏肖玉红白雪闫素文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胚胎发育
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IVF-ET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能否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的结局。方法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精卵共培养4h后脱颗粒观察,如排出第二极体的卵母细胞数目少于总MⅡ期卵母细胞数目的 30%以下或全部未见第二极体者,再继续观察2个小时,如果仍然没有改变,实施早期补救ICSI。结果 226个IVF周期中有17个周期实施了早期补救ICSI,补救率为7.52%(17/226),早期补救ICSI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6.15%(6/13);同时进行的85个常规ICSI周期的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4.0%(33/75)。结论短时受精结合早期补救ICSI可避免完全受精失败和低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同常规ICSI没有差别,可有效减少周期取消率,改善辅助生殖治疗的结局,是值得采用的方法。
王喜良周敏白雪肖玉红闫素文
关键词:短时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