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 作品数:28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转型期我国政务诚信研究述评被引量:4
- 2012年
- 政务诚信作为一个政府应坚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底线,它不仅表征着一个国家、政府和一个社会的政治文明及其程度,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政府和社会政治文明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在当下的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务诚信已关乎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以及执政能力的伦理基础。良好的政务诚信对于整个社会诚信的建构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建新
- 关键词:政务诚信
- 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执政者权力文明行为的重塑
- 2007年
-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权力,而执政者权力行为的文明程度,则折射出一个国家权力建设水平的高低。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全面重塑执政者的权力行为既是权力运行的内在逻辑需要,更是降低权力成本,化解社会矛盾,提高执政者执政能力的根本一环。就当下而言,执政者的权力文明行为可表述为如下若干特征:贴近民众,服务执政;勤政、廉政、善政,科学执政;正义、理性,依法执政;开放、宽容,民主执政,进而建立起一套适合公民社会的民主理念、民主程序和民主制度等。
- 王建新
- 关键词:执政权力行为文明
- 上海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路研究
- 2013年
- 上海高校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课程建设精品化、队伍培养专家化、实施推进系统化"的工作思路,对思政课新方案的实施进行顶层设计、宏观规划,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优先配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 王建新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以先进权力文化强化我国权力文明建设
- 2011年
-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塑造新的权力文化,提升与强化权力拥有者的文化内在自觉,这是现代民主权力的内在逻辑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权力拥有者和行使者提出的必然要求。在我们注重法律制度化在治理权力中的作用时,也必须强化先进文化在权力文明建设中的特殊意义。而把先进文化作为建设我国权力文明的本质诉求,则是提高权力拥有者善待权力以及文明行使权力的内心自觉。
- 王建新
- 关键词:文化权力文明
- 论现代权力文明的基本特征
- 2011年
- 权力文明是人们在改造社会、完善人类自身的权力实践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积极的权力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权力进步状态。它既是一种观念或理论,又是一种权力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实践。现代权力文明包含充分肯定民权、权力来源合法性与价值追求正当性、权力具有有效制衡机制、权力行使与权利保障平衡、权力民主化与分散化、协商权力与有序权力等特征。
- 王建新
- 关键词:权力文明
- 论西方权力文明思想中的制度设计
- 2011年
- 西方经历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权力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制度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在政治活动中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反映了现代民主权力及其政权运作的一些特有规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这些权力文明思想中,主要包括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权力控制与权力监督制度、代议制度与文官制度、正当法律程序制度与违宪审查制度、宪政制度与开放制度等。但我们也不能原样照搬这些,结合中国国情有选择地进行借鉴与吸收当是中国权力文明发展的真正归宿。
- 王建新
- 关键词:权力文明
- 论权力文明的内涵与合理形态被引量:2
- 2011年
- 权力文明理论是有自身的逻辑进路的,如果我们不从特定的理论角度加以限定,最终所得出的"权力文明"概念很有可能是无指向的、无语境的空谈。从静态的方面看,权力文明表现为人类权力进程中取得的所有的进步的成果,如权力意识的提升、权力组织的完善、权力制度的健全等;从动态上看,权力文明则是人类社会权力演进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权力成果累积的过程。权力文明既是一种观念或理论,又是一种权力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权力文明的合理形态表现在权力产生和运行的合理性、权力行为的合理性、权力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合理性等。
- 王建新
- 关键词:权力文明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路径被引量:2
- 2010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三贴近和以人为本;坚持共同价值目标与个体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追求理想与从现实出发相统一,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是:进行科学的理论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强化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建设机制等。
- 王建新陈晨
-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被引量:5
- 2010年
- 在当前社会转型中,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的特点,以致价值观在衔接上出现断裂以及主旋律被"边缘化"、"市场化"的现象。而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分析,其主体意识觉醒,但较少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以使他们应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多元文化冲击。因此,需要明确而稳定的价值导向。但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合理向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试图拿过去的绝对一元诉求来规范目前具有全新意义的市场经济活动和人们的思想,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内在机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 王建新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样性
- 西方“主权在民与保障公民权利”思想回溯被引量:2
- 2007年
- 主权在君还是在民的问题曾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直到近代社会,人民主权理念才真正成为西方政治领域的主导理念,为西方宪政制度所确认。主权在民思想体现了解决国家与公民关系的逻辑思路和基本方法,成为判断国家权力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客观尺度与重要基石。主权在民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民,归属于民,政府只是行使主权的主体,它始终是人民之受托者、服务者和公仆。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成为现代法权制度和西方权力文明思想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的内在意蕴是:政府和社会的存在都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而个人权利的不可取消性则构成政府与社会权威的限度,这是近代以来权力的"终极原则"。
- 王建新
- 关键词:权力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