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先玲
- 作品数:36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正交试验优选超声提取杜仲叶中降血脂总环烯醚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叶中总环烯醚萜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总环烯醚萜的影响,并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杜仲叶中总环烯醚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2倍量90%的乙醇,超声提取3次,10min/次。结论:优选的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靠。
- 陈玉冰张信周刘遥古镇菱潘文嘉龚先玲吴铁
- 关键词:杜仲叶正交试验超声波提取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菜中芦丁的含量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建立了香菜中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不同采收期芦丁的含量。优选测定香菜中芦丁含量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ODSC18分析柱(4.6mmx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的磷酸水溶液(55:45);DAD检测器,检测波长360nm,流速lml/min,柱温为25℃。实验结果表明,香菜中芦丁含量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64.3349x+18.1259,r=0.9990,线性范围为0.05~0.2μg。香菜样品中芦丁平均含量为4.2551mg/g,平均回收率为96.40%(RSD=1.34%)。结果显示,本实验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提示可以作为香菜中芦丁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同采收期的香菜中芦丁含量略有差别。
- 陈志红龚先玲徐美奕
- 关键词:香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芦丁
- 水菖蒲根状茎与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分析比较水菖蒲根状茎和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水菖蒲根状茎和根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水菖蒲根状茎的主要成分是β-细辛脑(47.43%)、L-去氢白菖烯(9.75%)、异菖蒲烯二醇(5.41%)、前-异菖蒲烯二醇(3.53%);水菖蒲根的主要成分是白菖蒲烯(20.00%)、马兜铃烯(15.71%)、菖蒲二烯(14.19%)、反式-异榄香素(9.51%)。结论水菖蒲根状茎和根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在实际利用中应加以重视。
- 龚先玲典灵辉张立坚蔡春
- 关键词:水菖蒲根状茎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 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采收、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芦丁、槲皮素2种标准品为对照,采用反相(RP)-HPLC法测定10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的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绘制色谱图,确立参照指纹图谱,并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其相似度。色谱条件:色谱柱为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记录时间为40min。结果:共标示出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的14个特征指纹峰;各批样品相似度介于0.88~0.94之间。表明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组成相似,但含量有差异。结论:所建立的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对紫荆花采收、利用及质量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 陈志红徐美奕龚先玲
- 关键词: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5F葡糖糖苷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肿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半边旗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半边旗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LC-MS及各种有机波谱法鉴定化学单体结构;并通过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及其苷元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从中分离鉴定1个二萜苷类化合物,为11β-hydroxy-15-oxo-ent-kaur-16-en-19-oic acid 19-β-D-glucoside(Ⅰ);化合物Ⅰ及其苷元5F均可抑制两种肿瘤细胞A549和CNE-2Z的生长,且它们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依赖关系,化合物5F的活性强于化合物Ⅰ。结论: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是其活性部位,5F中19位碳上的羧基与糖连接形成酯苷,成为化合物Ⅰ后,其抗肿瘤活性大大降低。
- 龚先玲陈志红梁念慈邓亦峰George G.Chen
- 关键词:抗肿瘤成分
- ROS不参与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 2010年
- 目的:确定活性氧(ROS)生成在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所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分析检测5F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再以Hoechst/PI法分析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为了评价细胞内ROS水平,采用了GENMED试剂盒。HepG2细胞经5F处理24 h,或1 mmol.L-1GSH预处理1 h再经5F处理24 h,然后以Cell Death Detec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胞浆核小体片段。结果:通过细胞活性分析证实,5F对HepG2的细胞毒作用随着5F浓度升高而增强。而凋亡变化,如染色质浓缩,则被Hoechst/PI染色所证实。经5F处理的HepG2细胞内ROS生成减少被观察到。5F诱导的胞浆核小体片段并不由于GSH降低ROS介导的信号转导水平而发生变化。并且,顺铂(CDDP)诱导的ROS生成可被5F清除,同时5F还显示了与CDDP协同杀伤细胞作用。结论:5F不仅能通过非ROS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还可缓解氧化应激。
- 李立吴科锋刘义吕应年龚先玲陈功赖宝山梁念慈
- 关键词:HEPG2细胞细胞凋亡
- 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Fenton反应体系产生羟自由基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研究了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对两者的清除作用。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紫荆花中总黄酮含量为9.094 mg/g。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其浓度的添加量在试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紫荆花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半数清除量(IC50)为127.822μg/mL。
- 陈志红徐美奕龚先玲
- 关键词:紫荆花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
- 半边旗有效成分5F体内外的抗炎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体内外炎症模型,观察半边旗有效成分5F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并用不同浓度5F处理,CCK-8法检测5F的细胞毒性,采用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酶-2(COX-2)表达水平。雄性ICR小鼠60只,建立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和5F组,每组10只,5F组给予100 mg·kg-15F溶液,阳性组给予地塞米松0.8 mg·kg-1或吲哚美辛1 mg·kg-1,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给药7 d。观察5F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5F在0-40 mg·L^-1的剂量内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10,20,40 mg·L^-1的5F可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P〈0.01),20,40 mg·L^-1的5F可以降低PGE2含量(P〈0.01),40 mg·L^-1的5F显著性抑制i NOS和COX-2蛋白表达(P〈0.05),10,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含量(P〈0.01),20,40 mg·L^-1的5F显著降低IL-6含量(P〈0.01),100 mg·kg-1的5F对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5F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抑制巴豆油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耳肿胀,其抗炎作用与抑制i NOS和COX-2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NO和PGE2含量有关。
- 叶华李立吴科锋龚先玲梁念慈
- 关键词:抗炎RAW264.7细胞脂多糖耳肿胀
- 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5F对照品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2
- 2009年
- 制备并鉴定了半边旗抗肿瘤活性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对照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柱层析、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制备半边旗5F化合物单体;采用TLC、HPLC-MS检测杂质;采用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采用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半边旗地上部分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纯度为99.2%的5F对照品。该对照品可以作为半边旗药材以及主要成分为5F的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的对照物。
- 吕应年龚先玲Chen G G吴科锋梁念慈
- 关键词:抗肿瘤纯化对照品
- 粤产草药半边旗抗癌作用的系统研究
- 梁念慈陈功崔燎邓亦峰李立苟占平何太平李宝红吕应年刘义吴科锋张晓龚先玲
- 该项目的主要科学价值在于首次发现粤产草药、蕨类植物半边旗具有抗癌活性,并围绕该发现对半边旗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①首次发现并证实半边旗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毒副作用轻微,并且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增效作用。②首...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癌药物分子生物学方法药代动力学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