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锐祥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内固定
  • 4篇手术
  • 3篇腰椎
  • 3篇植骨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髋关节
  • 3篇结核
  • 3篇脊柱
  • 3篇骨折
  • 3篇固定术
  • 2篇腰椎结核
  • 2篇植骨内固定
  • 2篇入路
  • 2篇全髋关节成形...
  • 2篇椎板
  • 2篇椎板减压
  • 2篇髋关节成形术
  • 2篇微创

机构

  • 11篇安徽省立医院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马锐祥
  • 14篇孔荣
  • 9篇朱晨
  • 8篇方诗元
  • 7篇黄炎
  • 6篇于洋
  • 6篇王英明
  • 5篇孔雷
  • 5篇刘应生
  • 4篇夏睿
  • 4篇禹德万
  • 3篇吴科荣
  • 3篇尚希福
  • 3篇张文志
  • 3篇李多玉
  • 2篇胡业丰
  • 2篇许翔
  • 2篇李旭
  • 2篇李守民
  • 2篇张光平

传媒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安徽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7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ance骨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对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较多的论据证明其可能与车祸时佩戴安全带相关,有人在高处坠落伤的患者中亦发现有Chance骨折征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伤害的比率在各级医院中逐渐上升,其中不乏Chance骨折患者,对此类患者的诊疗面临着重大挑战。然而随着人们对于Chance骨折研究的愈加深入,Chance骨折的诊断水平日益提高,其治疗也从简单的保守治疗进展为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
马锐祥孔荣
关键词:CHANCE骨折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锁骨近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于骨折处安放4~6孔斜T形钢板,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去除胸锁关节软骨,T形钢板均置于胸骨端。术后逐步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6周后恢复正常活动。结果术后X线片示脱位复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均恢复解剖结构。外观及功能满意。6例均获随访,时间3~70个月。疗效根据Rockwood评分法进行评定:优4例,良2例。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血气胸、内固定失效、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胸锁关节脱位采用T形钢板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好、风险小、损伤心脏及血管可能性低的优点,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与锁骨近段骨折有效方法。
朱晨孔荣方诗元李守民禹德万张光平夏睿马锐祥
关键词:钢板胸锁关节脱位
椎间融合器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患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在老年患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方法: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应用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50-74岁,平均61岁。
马锐祥黄炎孔荣张光平李钟奇于洋孔雷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椎间融合器椎板减压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结核患者60例,病变位于腰椎25例、胸椎25例、胸腰椎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其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采用脊柱X线片、CT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计算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丢失率;采用ODI标准评价术后脊柱功能状态;采用Frankel标准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VAS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Cobb角矫正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ODI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ODI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较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伤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黄炎张文志胡业丰许翔贺瑞李旭李钟奇于洋孔雷马锐祥
关键词: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212例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随访评估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随访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通过对体位和切口进行改良,采取微创小切口(8cm)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对212名患...
朱晨尚希福孔荣吴科荣王英明马锐祥陈敏罗正亮
关键词:全髋关节成形术前方入路微创并发症侧卧位
前路与后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对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同时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背疼痛缓解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和Th17细胞相关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腰背疼痛缓解时间、下床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观察组的Frankel分级为A级和B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路病灶切除联合后路植骨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脊柱损伤程度,并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黄炎张文志胡业丰许翔贺瑞李旭李钟奇于洋马锐祥孔雷
关键词:脊柱结核TH17细胞
股骨大转子滑移截骨重塑股骨近端解剖结构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术中股骨近端严重畸形
目的 探讨股骨大转子滑移截骨重塑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形态即股骨近端髓腔重建技术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近端严重畸形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随访疗效。
朱晨尚希福孔荣方诗元吴科荣王英明马锐祥陈敏罗正亮刘应生李乾明
关键词:全髋关节成形术股骨近端畸形
关节置换手术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栓塞使用时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使用时机。方法单侧初次关节置换164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replacement,THR)103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32例,术中开始使用28例,术后4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replacement,TKR)61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23例,术中开始使用16例,术后开始使用22例。比较DVT的发生率,并引入隐性失血量,计算总失血量,评价安全性。结果①THR患者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总失血量平均为1626ml,术中开始使用组平均为1857ml,术后开始使用组平均为1366ml;TKR患者术前开始使用组失血量平均为1530ml,术中开始使用组平均为1780ml,术后开始使用组平均为1258ml。比较THR和TKR术前开始使用与术中、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三者的总失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前使用组DVT的发生率为20.0%,术中使用组DVT发生率为18.2%,术后使用组DVT发生率为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和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有效,但出血量明显增多;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失血量少,且DVT的发生率和术前、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效果相当。
于洋孔荣夏睿马锐祥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出血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在脊柱手术中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目的 研究分析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在脊柱手术中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合理解决策略。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脊柱手术的患者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13例患者的资料...
马锐祥张文志贺虎方诗元黄炎邓大丽刘会林
关键词:脊柱手术
后内侧短弧形入路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被引量:4
2012年
2009年4月-2011年9月,我们对10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患营采用腘窝后内侧短弧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夏睿孔荣方诗元李守民禹德万朱晨马锐祥
关键词:后内侧入路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