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烨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phK-S1P-S1PR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信使,可由鞘氨醇激酶(SphX)催化产生,并作用于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介导多种生物学行为。研究表明,SphK、S1P及S1PR的异常与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淋巴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1PR1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相互作用也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发病,因而具有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
- 雷烨许晓倩王健民
- 关键词:肿瘤STAT3转录因子
- IPSS及IPSS-R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比较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及修订版IPSS(IPSS-R)评估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预后的分组特点及评估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9例MDS患者病例资料,按IPSS及IPSS-R进行分组,比较不同预后评估系统的预后评估效能.结果 159例MDS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4(15~80)岁.检出的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占38.56%(153例中59例),以+8最多(59例中20例).142例患者中有34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0)、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P=0.009)对患者有预后意义,并证实IPSS-R亚组的显著预后价值(P值均为0.000).IPSS低危组与中危-Ⅰ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PSS-R低危组与高危组、非常高危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高危、非常高危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R能够对IPSS各亚组患者进行再分层,并能够将IPSS中危-Ⅰ组区分为两群预后不同的患者.结论 中国MDS患者发病年龄、IPSS亚组及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IPSS-R中等危险度及以上核型比例高于欧美国家.年龄、β2-MG水平对患者有预后意义.IPSS及IPSS-R均适用于中国人,且IPSS-R对MDS患者的预后评估效果优于IPSS.应用IPSS-R可将IPSS各亚组患者再分层,对正确评估患者预后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 雷烨许晓倩杨建民章卫平宋献民程辉龚胜蓝王健民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