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振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动脉
  • 8篇心肌
  • 8篇血管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衰竭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干预作用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压
  • 5篇沙坦
  • 5篇高血压
  • 5篇梗死
  • 5篇福辛普利
  • 4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心功能
  • 4篇心室
  • 4篇轻中度
  • 4篇冠心病

机构

  • 25篇武警医学院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3篇武警医学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铁路分局...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天津铁路分局

作者

  • 35篇吴振军
  • 17篇姜铁民
  • 10篇何建国
  • 9篇李玉明
  • 9篇赵季红
  • 7篇陈少伯
  • 6篇程显声
  • 5篇梁国庆
  • 5篇李亚辉
  • 4篇李莉
  • 4篇张建起
  • 4篇李学文
  • 4篇侯伊玲
  • 4篇阮英茆
  • 3篇刘子泉
  • 3篇田军
  • 3篇岳继华
  • 3篇薄海
  • 3篇赵鹏
  • 3篇刘国仗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
  • 3篇开卷有益(求...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2008第四...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铁道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3例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13例冠心病患者Firdbird支架置入的即刻效果和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3例患者处理144处病变, 共置入162枚...
赵鹏姜铁民岳继华赵季红张建起吴振军陈少伯杨宁
文献传递
冠心病防治知识问答
2009年
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这个脂肪斑块有时就会破掉。为什么这个斑块会破掉? 因为血液里的脂肪、胆固醇进入到血管内壁,会形成一个脂肪池,血管内皮有一层纤维帽覆盖在它的上面。这层纤维帽有的较厚,有的会很薄。而很薄的纤维帽就可能会破裂。破裂之后,脂肪池内的物质就会进入血管内,这时就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登场,就是血小板。
吴振军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壁纤维帽动脉硬化血管内皮
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hs-CRP、Hcy、UA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HDACS)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PCHDACS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UA、hs-CRP、Hcy。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UA、hs-CRP、Hcy水平升高(P均<0.01);hs-CRP、男性为PCHDACS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以3 mg/L、Hcy以15μmmol/L为界值,UA女性以357μmmol/L、男性以416μmmol/L为界值,其诊断PCHDACS敏感度分别为81.2%、70.3%、21.9%,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3.8%,高于单项诊断敏感度(P均<0.05);外周血hs-CRP、Hcy、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无关(r分别为-0.097、0.081、0.050,P均>0.05)。结论 PCHDACS患者血hs-CRP、Hcy、UA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CHDACS的诊断敏感度。
曹振华党群吴振军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本研究以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为对照药,研究了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别随机给予卡维地洛和比索洛尔口服治疗。结果2组在治疗2周时诊室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卡维地洛组和比索洛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总显效率分别为70%和56.7%。卡维地洛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13%)、乏力(2%)、嗜睡(2%)。在服药过程中逐渐减轻,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者。结论本研究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1次卡维地洛12.5~50mg,降压疗效明显,耐受性及安全性好。
李学文张继红吴振军魏亚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卡维地洛比索洛尔
不同时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睡前和晨服阿司匹林在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对血压的影响。方法从门诊和查体人群中筛选未经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00例,按随机原则均分为5组。组1为改善生活方式;组2为组1+晨服拜阿司匹林100mg;组3为组1+睡前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组4为组2+晨服达爽5mg;组5为组3+晨服达爽5mg,连续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h血压监测,留取各项化验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组1、2、3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动态血压监测趋势亦无明显改变;组4、组5收缩压和舒张压则较治疗前及组1、2、3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动态血压监测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阿司匹林在睡前服用是安全可行的,与晨服比较,有助于降低血压。在合并服用ACEI类药物降压时,不同时间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降压有一定的影响。
董军亚赵玉娟赵季红姜铁民蔡伟吴振军杨宁侯伊玲邓丽丽石蕊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压服药时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的关系及福辛普利和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行左前降支结扎术致急性心肌梗死,术后4周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成功制作慢性心力衰竭 (LVEF≤45%)大鼠36只,随机分成:...
吴振军何建国李莉李亚辉程显声阮英茆刘国仗
文献传递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 本研究以观察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12.5~50mg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例,给予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结果 (1)在治疗2周时诊室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2)24周末卡维地洛组诊窄SBP/DBP降低幅度为19.7/11.4mmHg,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的差别;(3)卡维地洛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总显效率分圳为70%;(4)卡维地洛对老年人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血尿酸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心电图检查治疗前后也无明垃变化;(5)卡维地洛主要的不良反应:头晕(13%)、乏力(2%)、嗜睡(2%)。在服药过程中逐渐减轻,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者。结论 本研究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12.5~50mg,降压疗效幅度显著,疗效明显,耐受性及安全性好。卡维地洛是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张继红李学文魏亚吴振军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老年卡维地洛
外周动脉疾病的识别和治疗
2007年
近年来,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后果严重,包括间歇性跛行、截肢、腹主动脉瘤破裂、严重的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对外周动脉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意义重大。
吴振军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破裂间歇性跛行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高血压
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增殖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证实成年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存在分化增殖,探讨心肌细胞增殖程度与心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分为2组:心肌梗死组(14只,其中心功能代偿8只、失代偿6只),正常对照组(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心肌梗死,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1个月后,测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进行碘化丙啶和α-肌原节肌动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有丝分裂相。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CNA阳性率。结果(1)成年大鼠左室心肌组织可观察到心肌细胞有丝分裂相。(2)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代偿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1.4%vs2.2%±0.8%,P<0.01),与心功能失代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3%vs2.2%±0.8%,P=0.648);心功能代偿组显著高于心功能失代偿组(P<0.01)。(3)心肌梗死组PCNA阳性率与±LVdp/dtmax相关系数分别为0.80(P<0.01)和-0.76(P<0.01)。结论(1)成年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存在心肌细胞增殖;(2)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增殖程度与心脏收缩功能呈正性相关,与舒张功能呈负性相关。
李灏何建国刘清华邓大君吴振军郭文元丁金凤程显声
踝臂指数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在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116例,分为2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检测ABI. ...
赵季红孙婧姜铁民吴振军梁国庆柴晓红李玉明
关键词:踝臂指数下肢外周动脉病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