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 作品数:96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综合分析与探讨
- 面向21世纪,结合中药鉴定学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以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中药鉴定人才,即具有丰富的性状鉴别经验,又具有熟练利用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知识并且熟练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中药,分析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各种问题的...
- 王红霞
-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
- 文献传递
- 药材实物进课堂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骨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教学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将中药实物引进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 郑岩王红霞陈随清
-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感性认识
- 山橿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本文描述了山;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建立了山橿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球松素、银松素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球松素和银松素的含量;通过实验测定了山橿药材中灰分、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的含量...
- 陈随清王红霞王三姓张涛雷敬卫
- 关键词:山橿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球松素
- 文献传递
- 山茱萸不同品种药材的鉴定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品种山茱萸的鉴别特性。方法 :将不同产地、品种山茱萸分七种果形的药材 ,进行性状鉴别、表皮细胞扫描电镜鉴别、显微鉴别。结果 :不同性状山茱萸的鉴别特征明显不同。结论 :对山茱萸药材的应用和山茱萸的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陈随清王红霞王莉丽娄玉霞冀春茹
- 关键词:山茱萸
- 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鉴别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望春花10个栽培品种的鉴别特征。方法:对望春花的10个栽培品种进行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分析。结果:望春花10个栽培品种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挥发油含量均有明显不同。结论:该结果对望春花的开发应用和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王红霞郑岩陈随清张飞
- 关键词:望春花形态学挥发油
- 中药醋鳖甲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 目的:研究探讨醋鳖甲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以凯氏定氮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不同炮制条件下鳖甲中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醋鳖甲饮片砂烫的最佳工艺为A3B2C3;最佳醋淬工艺为E3F1G2。结论:该...
- 董玉秀刘雅敏王红霞李喜凤李民石延磅
- 关键词:砂烫法
- 文献传递
- 《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中药专业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专业之一。《中药鉴定学》既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中药鉴定学》的课程设置在中药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改革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本。
- 郑岩王红霞陈随清
-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 中药辛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为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进行HPLC指纹图谱法方法学考察,建立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标准。结果: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脂素为标准,制定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可为辛夷药材望春花不同栽培品种开发应用、品质评价、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对辛夷药材望春花的开发应用和质量标准制定具有一定意义。
- 王红霞张飞陈随清郑岩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望春花木兰脂素
-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无花果叶的品质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对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无花果叶品质评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hydro O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3∶47),检测波长:222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2℃。结果: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进样量分别在0.0552-0.552μg、0.0420-0.25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0%、98.95%,RSD分别为1.92%、1.18%。结论: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无花果叶的开发应用、品质评价及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王红霞郑岩陈随清张飞
- 关键词:无花果叶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HPLC
- 刮痧疗法文献计量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国内刮痧疗法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全部期刊,按照检索策略检索并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发表的关于刮痧疗法相关文献,对检索文献的年发文量、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刮痧疗法的研究状况。结果:共检索到1 024篇刮痧疗法的相关文献,国内刮痧疗法的发文量在2013—2022年处于波动增长的趋势,在2014年和2017年后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增长,其中2017—2022年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发文量均≥6篇,徐桂华是发文量最高的作者(12篇);发文量前10位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均≥7篇,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6篇);刮痧、刮痧疗法、铜砭刮痧等是高频关键词,但缺乏核心研究对象;探索刮痧疗法主治疾病类型、技术手法及临床疗效是研究热点;2020—2023年,睡眠质量、铜砭刮痧、温通刮痧、头部刮痧等研究热度较高,发展方向为刮痧器具、手法及疗效观察研究;江苏和广东地区相关机构发文量高(均≥130篇),在研究发表频次排名前20位的期刊中,有7个期刊影响因子>1,有7个期刊平均引文率>15,但科研基金支持项目较少。结论:刮痧疗法的相关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但研究对象有待聚焦,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基金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刮痧疗法的相关研究地域有待进一步拓宽,观察刮痧疗法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体质上使用的疗效特点可能是未来的研究切入点。
- 王怡军郭亚琼冯宝勤王红霞
- 关键词:刮痧疗法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