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弼偲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静脉
  • 4篇血栓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超声
  • 3篇血管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超声引导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动脉
  • 2篇溶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内瘘
  • 2篇腔静脉
  • 2篇腔内
  • 2篇球囊

机构

  • 9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王弼偲
  • 6篇崔驰
  • 3篇周洋
  • 3篇张抒
  • 3篇周鸿
  • 3篇叶鸣
  • 2篇刘莹
  • 2篇陈昶宇
  • 1篇殷俊
  • 1篇廖卉
  • 1篇陈西蜀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崔驰王弼偲钟爱刘莹陈昶宇周鸿张抒
无烟灸联合穴位推拿在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究无烟灸联合穴位推拿在预防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骨科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实施无烟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肿胀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统计术后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肢体肿胀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d、14d VAS评分、肢体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升高,FIB、D-D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7.3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无烟灸联合穴位推拿,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下肢肿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继而预防术后DVT形成。
廖卉邓杲梁玮王弼偲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下肢骨科手术穴位推拿血液流变学
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安全性评估及个体化原则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与X线引导在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2013年我院因下肢深静脉血栓置放IVCF患者共计42例,其中超声引导下23例,X线引导下19例。对两种方式在技术成功率、植入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释放均取得成功,超声组在股静脉穿刺、手术时间,穿刺点血肿、X线辐射等明显好于X线组,同时远期并发症两组无明显差别。但在滤器释放位置上X线组好于超声组。结论:超声引导下IVCF置入术具有操作时间短、适应证范围广、费用低廉、无辐射等优点,与X线引导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引导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崔驰王弼偲张抒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相关病例资料,以4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不稳定组,以59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稳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剪切波弹性超声参数(最小弹性模量值、最大弹性模量值、平均弹性模量值)和应变性弹性成像参数[应变率(B/A)、组织弹性成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弹性超声下斑块特征(血管狭窄、纤维帽完整、钙化、出血发生率)。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计算诊断价值与各项诊断指标。结果不稳定组患者的最小弹性模量值、最大弹性模量值、平均弹性模量值均明显高于稳定组患者,B/A明显低于稳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组患者的组织弹性成像评分整体低于稳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稳定组患者血管狭窄、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稳定组患者,纤维帽完整、钙化的发生率均低于稳定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P<0.01);诊断灵敏度为97.67%,特异度为89.83%,准确度为93.1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38(95%CI:0.885~0.990)(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陈西蜀周洋叶鸣王弼偲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颈动脉斑块急性脑梗死
Dorado^(TM)高压球囊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再闭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Dorado^(TM)高压球囊扩张导管及普通球囊扩张导管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后狭窄及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13例采用普通球囊,8例采用Dorado^(TM)球囊,并对术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95.24%)患者取得技术成功,术后狭窄度低于30%,术后血流量大于200m L/h,满足透析需要。1例(4.76%)无法开通闭塞段后转行人工血管内瘘术。普通球囊组7例(53.85%)术后狭窄低于10%,5例(38.46%)狭窄介于10%~30%,1例(4.76%)未开通闭塞;术后3个月4例(30.77%)狭窄低于10%,6例(46.15%)狭窄介于10%~30%,3例(23.08%)出现再闭塞。Dorado^(TM)球囊组7例(87.50%)术后狭窄低于10%,1例(12.5%)狭窄介于10%~30%,0例(0.00%)未开通;术后3个月6例(75.00%)狭窄低于10%,2例(25.00%)狭窄介于10%~30%,无再闭塞。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出血或血管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Dorado^(TM)球囊相较普通球囊具有更好的扩张效果,但因随访时间及病例量局限,结果尚需继续观察。
王弼偲崔驰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腔内血管成形术
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联合高压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联合高压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前臂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的10例患者(病例组),于超声引导下行置管溶栓联合高压球囊治疗;另选规律血液透析的成熟内瘘并正常使用患者20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内瘘通畅情况,分析病例组术前、术后及与对照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肱动脉血流量等的差异。结果病例组1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1个月、3个月10例患者动静脉内瘘均维持通畅,术后6个月1例患者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发生再狭窄;无患者内瘘出现再闭塞。病例组术后狭窄处血管内径和肱动脉血流量均较术前增加,狭窄处峰值流速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术后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联合高压球囊可有效治疗前臂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昶宇叶鸣周鸿刘莹刘飞殷俊崔驰王弼偲周洋
关键词:超声引导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及超声在术后短期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45例(145条患肢),根据术前超声测量大隐静脉大腿段最大管径分为A组(管径<10 mm)98例和B组(管径≥10 mm)47例,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和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小腿曲张浅静脉。比较两组消融次数和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残留管径、汇入口残留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每节段平均消融次数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即刻大隐静脉闭塞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分别为97.96%、100%,术后6个月分别为95.92%、95.74%,两组各时间点大隐静脉闭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6个月B组大隐静脉残留管径均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皮下瘀斑和皮肤灼伤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出现皮下条索僵硬静脉占比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后短期内大隐静脉闭塞率较高,但较大管径的大隐静脉可能需要更多的消融周期;超声在术中引导及监测、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曾欣周洋叶鸣王弼偲陈芮汤雪瑶周鸿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大隐静脉曲张管径
不同途径药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97例病例,28例经患肢足背静脉用药;37例选择患肢静脉置管溶栓;32例采取上肢外周静脉用药;结果 97例中显效71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死亡0例。显效率为73.19%,总有效率为98.96%。结论多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优选适合其方案,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崔驰张抒王弼偲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给药途径
3D打印联合逆向外分支技术重建胸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1例
2024年
腔内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胸主动脉瘤的主流技术,包括原位开窗技术、体外预开窗技术、烟囱技术或潜望镜技术等^([1-2]),但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复杂胸主动脉瘤均具有局限性。胸主动脉瘤最常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对左侧椎动脉血供恢复至关重要,可有效避免脑卒中、脊髓缺血、左上肢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4]),然而,由于主动脉弓弧度和左锁骨下动脉解剖变异等因素,腔内隔绝胸主动脉瘤的同时准确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充满挑战^([5-6])。
张鑫鹏王弼偲朱智任杰超崔驰
关键词:3D打印胸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