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永革 作品数:36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西藏地区192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西藏地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情况,为该地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以及为后续恶性肿瘤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首次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资料,按照ICD-10编码原则分类,分析不同时段、性别、年龄恶性肿瘤患者的构成及顺位。[结果]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929例,平均年龄(53.78±13.01)岁,男女比例1.38∶1;恶性肿瘤构成前5位为胃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男性患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女性患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占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75.80%。[结论]西藏地区恶性肿瘤疾病构成与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有所不同,应及早完善该地区恶性肿瘤的监测工作,提出针对该地区所特有的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消化道肿瘤仍是西藏地区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同时应兼顾西藏地区较其他省市自治区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不同性别、年龄间恶性肿瘤构成有差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段文鑫 泽永革 丁杰雯 赵玉兰 边巴扎西关键词:恶性肿瘤 住院患者 高原藏族人群胃癌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 了解西藏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胃癌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胃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对116例新发的胃癌患者及116名同期参加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生闷气(OR=2.812)、吸烟(OR=1.908)、饮食不规律(OR=2.484)、慢性胃炎(OR=2.164)、胃溃疡(OR=2.105)、肿瘤家族史(OR=3.367)、高盐饮食(OR=2.792)、粗糙食物(OR=2.337)、干硬食物(OR=3.164) 为高原地区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食不规律(OR=2.912,95%CI=1.099-7.718)、长期食用干硬食物(OR=2.580,95%CI=1.155-5.765)、喜食高盐饮食(OR=2.653,95%CI=1.287-5.469)、慢性胃炎病史(OR=2.254,95%CI=1.141-4.419)及肿瘤家族史(OR=3.356,95%CI=1.167-9.652)是高原藏族人群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原地区胃癌的发病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患有胃病史以及肿瘤家族史有关,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李康 旦增 刘晓波 刘明花 泽永革 次仁措姆 边巴扎西关键词:胃癌 病例对照研究 XELOXs方案与FOLFOXs方案在中国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疗效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XELOXs方案与FOLFOXs方案在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万方、维普、CNKI、Pub Med数据库中检索XELOXs和FOLFOXs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计825例患者。XELOXs组有效率较FOLFOXs组高(RR=1.18,95%CI:1.04~1.36,P=0.01);XELOXs方案胃肠道反应(RR=0.47,95%CI:0.39~0.57)、血小板减少(RR=0.64,95%CI:0.47~0.87)、腹泻(RR=0.59,95%CI:0.44~0.79)、白细胞减少(RR=0.53,95%CI:0.38~0.75)的发生率较FOLFOXs组低(P<0.05),手足综合症的发生率较FOLFOXs组高(RR=3.22,95%CI:0.90~11.51;P<0.00001)。XELOXs组不同累计治疗量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高计量组神经毒性(P=0.002)、白细胞减少(P=0.020)、血小板较少(P=0.000)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在治疗进展期胃癌中,XELOXs方案疗效优于FOLFOXs方案;XELOXs方案不同累计治疗剂量间疗效无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剂量增高而增高。 段文鑫 泽永革 丁杰雯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META分析 改良VonLangenbeck法治疗腭裂的临床探讨 2005年 长期以来,口颌面外科医师既为恢复腭裂患儿的语音功能,又最小程度的干扰上颌骨生长发育不断探索。本文就使用改良VonLangenbeck法治疗腭裂患者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朱林 泽永革 陈秀关键词:上颌骨生长发育 语音功能 腭裂患儿 外科医师 腭裂患者 口颌面 CD14对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及人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CD14过表达对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以及人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系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细胞,CD14蛋白受体胞壁酰二肽刺激细胞,凝胶迁移实验检测NF-κB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同时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B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14过表达的细胞中NF-κB的活性明显增强,蛋白表达量也大幅度增加,同时hBD-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都有所提高。结论胃癌细胞中CD14在介导NF-κB的激活以及hBD-2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康 旦增 旺加 刚组 泽永革关键词:CD14 胃癌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人Β防御素-2 介入放射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附2例) 2001年 仁青次旺 卢海燕 方印 罗亦刚 泽永革关键词:介入放射 急救医学 香菇多糖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价香菇多糖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ANCERLIT,CBM,CNKI,VIP),以及查阅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类核心期刊等资料,将符合标准的香菇多糖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试验纳入本meta分析。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3"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TACE比较,香菇多糖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能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且增加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结论:香菇多糖联合TACE与单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比较,可能治疗效果更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乔蓓 雷彦明 泽永革 边巴扎西 赵玉兰 贡潘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CD_(14)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CD14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CD14蛋白受体胞壁酰二肽(MDP)刺激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以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对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侵袭模型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CD14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形成率为15.66%±5.94%,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19.28%±5.48%相比,P<0.05;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细胞凋亡率为14.38%,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4.58%相比,P<0.05;CD14稳定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在24、48 h的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9.40±6.73)、(108.20±9.68)个,与空质粒转染细胞的(81.40±7.80)、(133.20±12.87)个相比,P均<0.05。结论CD14能够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其增殖及侵袭。 李康 旦增 旺加 旺姆 巴桑 泽永革关键词:胃肿瘤 胃癌细胞 细胞侵袭 拉萨市2004~2005年肿瘤发病情况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拉萨市肿瘤发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2004~2005年拉萨市肿瘤登记地区病例的地区、部位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4~2005年期间,拉萨市肿瘤登记地区共报告355例新发肿瘤病例,性别比例为1∶1.86;藏族占94.4%。城市病例中,男性常见的部位是胃、肝和肺,女性是乳腺、胃、肝和宫颈;农村病例男性常见的部位是肝、胃和食管,女性是胃、肝、食管和宫颈。15岁以上病例中,城市45~59岁组和60岁以上组的比例较高,分别为56.7%和30.3%,农村60岁以上组和30~44岁组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8.7%和31.5%。[结论]拉萨市肿瘤病例分析结果提示,制订拉萨市肿瘤防治计划时,城市与农村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应有所不同。 邹小农 赵平 胡学军 陈元立 泽永革 郑朝旭 皇甫小梅 包玉春 李纪宾 唐蓉群关键词:流行病学 肿瘤 肿瘤登记 藏族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与分子标记物的相关性 2018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藏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雌激素受体(E R)、孕激素受体(P 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 R-2)的表达变化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选自某三甲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2017年10月行NAC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NAC前行病理组织学活检及免疫组化,将组织中E R、P R、HE R-2化疗前后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总有效17例[70.8%(17/24)];ER阴性患者18例,临床有效15例,有效率83.4%(15/18),ER阳性6例,临床有效例2例,有效率33.3%(2/6),E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关系(P<0.05);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的ER状态发生改变:阴转变成阳8例[33.3%(8/24)],杨转变成阴1例[4.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ER状态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有关,新辅助化疗前后ER状态发生显著性改变。 杨英花 沈亚 丁杰雯 赵玉兰 边巴扎西 泽永革关键词: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