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成英
- 作品数:80 被引量:3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绿原酸与甘草酸联合应用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绿原酸和甘草酸联合应用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绿原酸和甘草酸单用与合用不同比例(3∶1、2∶1、1∶1、1∶2)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在不同方式作用下,与绿原酸、甘草酸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组治疗指数增大,最大无毒浓度时病毒滴度小于单独用药组,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显著增强。当配比为绿原酸(133μg·ml^(-1))+甘草酸(67μg·ml^(-1))2∶1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抑制率最大,治疗指数最高,病毒滴度最小。结论绿原酸与甘草酸联合用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强了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 廖卫波申宝德沈成英郑娟徐平华孙杰袁海龙
- 关键词:绿原酸甘草酸呼吸道合胞病毒联合用药抗病毒作用
- HPLC法测定白斑霜中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的含量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斑霜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流速: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46nm。结果补骨脂素在1.62~32.48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异补骨脂素在1.62~32.34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1.75%;异补骨脂素平均回收率为96.41%,RSD为1.3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结果稳定,可用于白斑霜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 庞建云沈成英胡春晓吴燕郑娟廖卫波袁海龙
- 关键词: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HPLC
- 十二味菝葜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十二味菝葜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十二味菝葜颗粒中的菝葜、槐花、丹参、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对菝契和土茯苓的共同有效成分落新妇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V∶V=16∶8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1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落新妇苷进样量在0.015 3~0.306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精密度、稳定性与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0.53%,n=6)。结论: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十二味菝葜颗粒的质量。
- 胡春晓庞建云汪小涵沈成英袁海龙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芪白颗粒HPLC多成分定量分析研究
-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芪白颗粒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Prevail 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室温,流速:1.0m L·min-...
- 李晓荣刘朝勇沈成英闵红燕万露袁海龙韩晋
- 关键词:HPLC
- 文献传递
- 荆防散抗炎抗过敏作用有效部位初步筛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荆防散水煎液、挥发油及不同溶剂提取药物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筛选其抗炎、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两种急性炎症模型筛选荆防散抗炎作用有效部位;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小鼠IV型超敏反应模型,测定药物对DNCB攻击后耳廓肿胀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筛选荆防散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结果荆防散挥发油(45.19μl/kg)、含油水煎液(6.67 g/kg)、醋酸乙酯部位(6.67 g/kg)和正丁醇部位(6.67 g/kg)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同样剂量的荆防散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和醋酸乙酯部位对DNCB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和血管通透性增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余药物组作用不明显。结论荆防散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其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能是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是抗过敏作用的有效部位。
- 于柳王哲熊瑞龚锡平苟玲汤奇沈成英曾南
- 关键词:抗炎抗过敏
-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新型纳米混悬速溶膜
- 目的:研制一种能提高水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
方法: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Herpetrione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HPE-NS...
- 沈成英徐和袁海龙
- 关键词:纳米混悬剂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皮肤用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复方皮肤用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外用药物技术领域。所述乳膏剂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所得:(1)、分别制备补骨脂提取物和杭白芷提取物;(2)、制备油相原料;(3)、制备水相原料;(4)、将油相和水...
- 蔡瑞康袁海龙吴燕沈成英徐荣张思
- 文献传递
- 基于析因设计的中药复方清热止痒颗粒原料药的粉碎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优化清热止痒颗粒(QRZYG)原料药的粉碎工艺,以期提高QRZYG的溶出和混悬稳定性。方法以颗粒复溶后的混悬液沉降比,混悬液粒径D90,分散指数(Span),胆红素、甘草苷、甘草酸的溶出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析因设计考察QRZYG中3味药人工牛黄、琥珀、甘草浸膏的粉碎目数。结果以人工牛黄和甘草浸膏粉碎120目、琥珀粉碎200目制得的QRZYG复溶后的混悬液稳定性较好、D90约降低66%,胆红素、甘草苷、甘草酸在60 min的体外溶出量分别为35.70%、93.44%、84.68%,明显高于旧工艺QRZYG的溶出量(23.59%、54.41%、47.11%)(P<0.05)。结论采用析因设计优化QRZYG的粉碎工艺是有效、可行的,优化后QRZYG具有较好的溶出和混悬稳定性。
- 沈成英汪小涵汪小涵吴燕申宝德刘肖李小芳袁海龙
- 关键词:析因设计溶出
- 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舌下速溶膜制备及处方优化
- 目的制备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舌下速溶膜,并优化其处方。方法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舌下速溶膜,并优化处方;以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处方中海藻酸钠用量、丙二醇用量以及甘草酸胶束加入量对...
- 闵红燕沈成英申宝德徐平华万露袁海龙韩晋
- 关键词:甘草酸BOX-BEHNKEN效应面法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及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199.51份、白术66.50份、黄芩99.75份、天花粉99.75份、女贞子99.75份、墨旱莲...
- 袁海龙韩晋刘朝勇周燕萍沈刚李晓荣徐平华申宝德沈成英周旭张木子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