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行
- 作品数:5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连续Nd:YAG激光锁模的新技术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连续运转的Nd:YAG激光器上通过移动腔镜实现锁模的实验研究.获得平均宽度为60ps的锁模脉冲序列.文中提出了实验结果的初步解释,表明这种锁模现象是一种增强的自锁模.
- 邬起周建英黄旭光李振先李庆行
- 关键词:激光器自相位调制锁模技术
- 飞秒激光脉冲二阶干涉自相关法测量及其精细结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用二阶相干自相关法测量飞秒激光脉冲宽度,测量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和完成,测量精度达0.3飞秒。并分析了测量曲线的精细结构,发现其精细结构主要是由基频光相干场的振动频率所决定。
- 彭文基欧阳忠李伟良丘志仁李庆行余振新
- 关键词:飞秒激光脉冲
- CdS_xSe_(1-x)玻璃的光双稳皮秒动力学特性研究
- 1991年
- 本文在掺CdS_xSe_(1-x)微晶阵列玻璃中观测到上升和下降时间为20微微秒的光学双稳跳跃过程,并从实验数据估算出CdS_xSe_(1-x)玻璃的三阶非线性系数为1×10^(-8)esu,与已报道用简并四波混频实验所测得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在数量级上一致,快速的光学双稳开关过程以及大的三阶非线性系数显示这种材料的光学双稳态是属于带填充效应的结果。
- 彭文基李庆行余振新安宁徐迈
- 关键词:光学双稳态皮秒动力学
- 一种新型非线性反射镜设计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 1992年
- 该文对一种新型非线性反射镜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把该非线性反射镜置于激光腔内便能起到被动锁模作用,文中也给出了它的最佳设计的参数选择。
- 吕振国李庆行余振新
- 关键词:非线性反射镜激光腔锁模
- 用光子回波技术测量物质的横向弛豫时间
- 1992年
- 本文采用密度矩阵法推导光子回波讯号强度与激光光脉冲相对延迟的一般关系,得出二脉冲、三脉冲光子回波强度随时延的变化公式。实验上,用可调谐染料激光器作为光源,分别采用二脉冲、三脉冲光子回波技术,测得室温常压下饱和碘蒸气的横向弛豫时间T_2约为140ps。
- 符昌海邓锐利周达君李庆行余振新
- 关键词:光子回波分子弛豫时间
- CARS技术中泵浦激光光场相干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从理论上指出,在分子振动能级的横向弛豫时间远小于激光相干时间的条件下,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CARS)信号能够反映出激光光场的相干特性,据此可直接了解其相干时间并推算出激光的线宽.实验记录了苯、甲苯的CARS光信号与激光延时时间的关系,得出了激光的相干时间和线宽.
- 李润华周达君李庆行符昌海
- 关键词:CARS相关函数相干性激光
- 一阶自相关法测量飞秒激光脉冲时间宽度被引量:3
- 1994年
- 在飞秒(fs)激光技术研究过程中,激光脉冲时间宽度的测量是不可缺少的.通常用二次谐波自相关法间接测量激光的脉宽,在脉宽为几十飞秒量级时,所用的倍频晶体和聚焦透镜必须非常薄,否则会引起飞秒脉冲的展宽.且当脉宽为几飞秒时,必须使用干涉测量法(如测量6fs),但所使用的倍频晶体KDP的厚度为32μm,这么薄的晶体,其加工的难度可想而知.本文实现了用一阶相关法(即线性相关法)测量飞秒脉冲时间宽度,其中相关仪的控制及实验数据的采集均由计算机完成,其时间分辨率达0.3fs.当被测的激光脉冲中心波长位于那些难以找到信频等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光谱区时,一阶相关法就更是必不可少.
- 彭文基欧阳忠李伟良丘志仁李庆行余振新
- 关键词:自相关法激光
- 一种新型的可调谐窄带脉冲染料激光器
- 1991年
- 本文报导了一种腔内带有毛细管的 Littman 式激光谐振腔,与一般Littman 式激光谐振腔相比,发现该系统的输出激光在能量、模式和频带宽度等参数上得到明显改善。文中对该系统最新的设计机理也进行了分析讨论。
- 吕振国周建英李庆行余振新
- 关键词:染料激光器可调谐窄带激光器
- 掺锰的钾钠铌酸锶钡晶体中双光束诱导光学二极管效应被引量:3
- 1992年
- 两束波长为632.8nm的He-Ne激光在掺Mn的钾钠铌酸锶钡(KNSBN)晶体中对撞,诱导产生一个光学二极管,当两束光同时存在且入射功率分别为0.876mW和0.0914mW时,光学二极管两个方向上的等效透射率之比达202,并有继续增大的趋势。
- 佘卫龙李庆行余振新高兆兰张庆伦陈焕矗
- 关键词:KNSBN晶体光学效应掺杂
- a-Si:H/a-SiN_x:H多层膜的皮秒时间分辨光致发光被引量:1
- 1991年
- 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谱学方法研究了a-Si:H/a-SiN_x:H多层膜光生载流子初始动力学过程,分析了非平衡载流子的热释和复合机制。实验还表明多层膜的发光衰减截止时间、迁移率边和带尾宽度随N含量呈非单调变化规律,转折发生在x=0.85附近,这很可能是由于不同N组份引起多层膜内电场和结构变化的结果。
- 黄旭光汪河洲佘卫龙李庆行余振新金波彭少麒
- 关键词:SI多层膜光致发光皮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