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华法林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缺血性卒中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可以使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5倍,占美国所有原因卒中的15%,80~89岁人群中该比例甚至达到24%。国内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患者房颤的卒中发生率为24.8%,且有明显随年龄增加的趋势,8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率高达32.9%。
- 周跃李娟娟周公民胡琳左阿芳沈坚英
- 关键词: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ICU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ICU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采取最佳治疗对策控制感染。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6月医院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未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比治疗前后研究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体温、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1周、入住ICU时间>1周、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ICU住院患者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ICU感染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独立危险因素(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体温、C-反应蛋白分别为(14.73±5.62)×109/L、(81.42±5.68)%、(39.11±0.34)℃、(67.35±36.36)mg/L,治疗后分别为(7.83±1.23)×109/L、(58.95±4.23)%、(36.72±0.25)℃、(6.78±3.56)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细菌学检查确诊致病菌,减少经验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加强ICU消毒隔离措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有效降低ICU耐美罗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李娟娟夏国莲左阿芳沈坚英周跃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血糖的影响。方法120例高龄(≥80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60例)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8周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尼可地尔组心绞痛缓解情况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两组间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可缓解高龄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尼可地尔疗效更佳。尼可地尔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安全性高,对血糖无影响。
- 李娟娟周跃姜龙左阿芳沈坚英
-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尼可地尔单硝酸异山梨酯高龄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人抗栓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21
- 2016年
-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2%,且今后比例将会更高。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房颤病人的总数将增加2.5倍。房颤和冠心病有很多共同危险因素,在临床中两种疾病常常共存。冠心病病人10%~15%伴有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房颤的发生率为5%~7%。由于房颤血栓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法。
- 李娟娟
- 关键词:冠心病心房颤动抗栓
- 血浆脑钠肽检验在射血分数正常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 2016年
- 目的:探讨研究射血分数(LVEF)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血浆脑钠肽(BNP)检验对其病情的诊治作用。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LVEF≥45%心衰患者(Ⅰ组)与40例老年正常体检者(Ⅱ组)进行静脉血采样,检验血浆中BNP浓度,并利用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等指标,同时对Ⅰ组不同NYHA评级患者的血浆BNP浓度、LVEF水平作评估。结果:Ⅰ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质量指数与Ⅱ组相比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而LVEF比较,Ⅰ组为(51.28±4.33)%,显著比Ⅱ组的(65.64±5.77)%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Ⅰ组内血浆BNP的比较,NYHAⅡ级0.05)。结论:LVEF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异于正常人,且NYHA评级越高,患者血浆中的BNP浓度也有相应升高,重视血浆BNP浓度的检验,对于早期、准确诊断本病并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 左阿芳李娟娟周跃
- 关键词: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血浆脑钠肽
- 不同血压类型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隐蔽性高血压(MHT)、白大衣性高血压(WCHT)和持续性高血压(SHT)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初诊未经治疗的MHT 92人(MHT组)、WCHT103人(WCHT组)和SHT患者128例(SHT组)为观察对象,另入选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血压者80人为对照组(NT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CFR。比较各组间CFR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HT和WCHT组的诊室血压高于MHT和NT组(均P<0.05)。MHT和SHT组的24h收缩压和舒张压、白天和夜间动态血压高于WCHT组和NT组(均P<0.05)。MHT组和SHT组的CFR低于NT组和WCHT组(MHT组:2.33±0.25比SHT组:2.30±0.37比WCHT组:2.86±0.38比NT组:2.92±0.42,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所有受试者中,CFR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r=-0.243)、诊室收缩压(r=-0.164)和舒张压(r=-0.193)、24h动态舒张压(r=-0.457)和收缩压(r=-0.386)、白天动态收缩压(r=-0.455)和舒张压(r=-0.388)、夜间动态收缩压(r=-0.334)和舒张压(r=-0.265)和空腹血糖(r=-0.159)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天动态收缩压(β=-0.736)和夜间动态收缩压(β=-0.518)是CFR减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与WCHT和正常血压者比较,MHT和SHT患者的CFR明显降低,白天动态收缩压和夜间动态收缩压是CFR减少的影响因素。
- 周跃左阿芳李娟娟胡琳谢建洪
- 关键词: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 ICU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ICU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价值分析,为评价患者感染程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入住ICU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降钙素原水平检测,对比其结果,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1、2、4、6天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阈值为0.5μg/L时测量降钙素原水平,其敏感度94.73%、特异度90.24%、阳性预测值90.47%、阴性预测值97.36%;当阈值为2.0μg/L时测量降钙素原水平,其敏感度95.23%、特异度94.92%、阳性预测值90.47%、阴性预测值94.73%;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的阳性率为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阳性率5.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的变化能对ICU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进行全面的反映,对于ICU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周跃沈锷李娟娟左阿芳吴建义
- 关键词:降钙素原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