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磊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7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5篇结直肠
  • 4篇营养风险
  • 4篇营养风险筛查
  • 4篇手术
  • 4篇结直肠癌
  • 3篇术前
  • 3篇患者术前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蛋白
  • 2篇营养风险筛查...
  • 2篇营养支持
  • 2篇直肠癌手术
  • 2篇结直肠癌手术
  • 1篇蛋白检测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机构

  • 10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施磊
  • 7篇李海
  • 5篇谢小亮
  • 4篇夏羽菡
  • 4篇杨银学
  • 4篇张东
  • 3篇于东
  • 3篇师新荣
  • 2篇杨宝
  • 2篇马晓强
  • 2篇陈静
  • 1篇张立成
  • 1篇温玉刚
  • 1篇王伟杰
  • 1篇唐华美
  • 1篇张鑫
  • 1篇李涛
  • 1篇杨春
  • 1篇高星
  • 1篇杨萍

传媒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医院与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C手术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CRC手术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为合理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择宁医大总院的CRC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次日晨进行NRS评分,并调查其营养支持状况。NRS≥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
夏羽菡谢小亮陈静施磊李海张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营养风险营养支持营养风险筛查2002
文献传递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最佳临床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25)和传统开腹组(n=2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及12个月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检出淋巴结总数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在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与传统开腹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到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腹腔镜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体现了微创的治疗理念和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师新荣马晓强杨萍于东施磊王伟杰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
腹腔镜早中期直肠癌TME47例报告
2013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早中期直肠癌TME的手术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4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其中:4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7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术后平均42.2h恢复肠蠕动。随访3~44个月,肝转移6例,盆腔复发1例;吻合口漏1例,无腹壁切口肿瘤种植复发,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腹腔镜下中早中期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符合肿瘤根治原则,适宜临床推广。
李海杨宝李涛施磊师新荣杨银学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外科手术腹腔镜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在结直肠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应用NRS2002评分对结直肠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合BMI观察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支持状况,为规范临床营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科新入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结果 117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的7.69%;有营养风险的53.85%;无营养支持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43.18%。有营养支持的患者占62.39%。男性中有营养风险的50.75%,女性中有58.00%,不同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6,P=0.407)。年龄≥65岁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82.05%,年龄<65岁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39.74%,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26,P=0.000)。NRS评分应答率97.50%。结论 NRS2002可用于结直肠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张立成夏羽菡谢小亮施磊张东师新荣李海
关键词: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筛查
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2例治疗体会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结直肠外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近期肿瘤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34.2±21.4)min,术中出血(58.6±12.6)m L,术后排气时间(4.6±0.8)d,淋巴结清扫数目(18.8±1.6)枚,术后住院时间(9.4±1.6)d,术后肺部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无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发现肝转移1例。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马晓强于东施磊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肿瘤根治切除术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M2在胃癌、转移淋巴结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MCM2在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CM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有无远处转移、UICC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中MCM2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较MCM2表达阳性患者好(P<0.05)。生存分析显示,MCM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P<0.05)、肿瘤的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是胃癌术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MCM2可作为胃癌细胞增殖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杨春谢小亮施磊杨宝于东温玉刚唐华美杨银学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生存率预后
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状况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CRC)手术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为临床开展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CRC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次日晨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状况。NRS≥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2判定为营养不良。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结果:共有120例患者入选并完成NRS评分,NRS-2002适用率为100%;入院时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33%,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5.00%,其中年龄≥65岁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41.67%)高于年龄<65岁患者(23.33%)(P<0.05)。营养支持均在术后进行,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比例为34.7∶1。结论:NRS-2002适用于CRC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部分CRC手术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应重视患者入院时的营养风险筛查。肠内营养支持比例明显偏低,存在依赖肠外营养支持的不合理现象。建议通过营养支持小组(NST)协作机制,由医、药、护、营养、检验等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合理的临床营养治疗。
夏羽菡谢小亮陈静施磊李海张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营养风险营养支持营养风险筛查2002
134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4例大肠癌中年龄>40岁128例,≤40岁6例,其中男79例,女55例,大肠癌中以男性发病多见。病变部位:横结肠1例,回盲部3例,升结肠17例,乙状结肠23例,直肠89例,直乙交界1例,患病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较高。病理类型:浸润型10例,溃疡型97例,隆起型27例。分化程度:低分化腺癌6例,低中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51例,高分化腺癌33例,高中分化腺癌21例,腺癌伴局部组织腺瘤8例,其他(如印戒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4例。大肠癌病理分型中以溃疡型较多见,其中分化程度以中高分化多见。结论大肠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病理类型中以溃疡型多见,分化程度以中高分化腺癌多见。
高星李海张鑫施磊杨银学
关键词:大肠癌病理学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与蛋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和蛋白测定,分析NRS与蛋白测定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使用NRS-2002对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进行NRS,NRS评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组,<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组;同时测定患者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的水平。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术前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42例(35.0%),≥3分者78例(65.0%),营养风险与患者年龄和分期密切相关;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ALB、PAB和TRF均有所降低,但仅P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B和T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术前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越大风险越大;NRS评分与ALB、PAB和TRF测定相关,尤其是PAB的测定,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陈静夏羽菡谢小亮施磊李海张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 D- 二聚体、CEA 和 CA199 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27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期选择30例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和对照组血浆或血清中D-二聚体、CEA、CA199的含量。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D-二聚体、CEA及CA199水平均高于术后3个月和对照组(P均<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二聚体、CEA、CA199单独检测时,灵敏度分别为47.25%、55.12%和38.58%,特异度分别为66.67%、63.33%和73.33%。D-二聚体+CEA+CA199联合检测(并联)时,灵敏度升高至75.59%,特异度下降为36.67%,约登指数为12.26%。随着肿瘤分期的增高,CEA水平呈上升趋势,D-二聚体和CA199Ⅱ、Ⅲ、Ⅳ期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结论 D-二聚体、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对手术前后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施磊李海杨银学
关键词:D-二聚体结直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