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Fox术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比较改良Fox术、Fox术(外眦部梭形皮肤切除术)及Wheeler术(眼轮匝肌缩短法)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改良Fox术、Fox术及Wheeler术分别对40例(50眼)、36例(45眼)和35例(46眼)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患者给予矫正的病历记录,比较3种方法在术后近期(6个月)、远期(>6个月~2年)的内翻倒睫复发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个月时,改良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2眼,复发率为4.00%,患者满意评分为(8.13±0.85)分;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眼,复发率为2.22%,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00±0.89)分;Wheeler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眼,复发率为2.17%,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4±0.77)分。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期间,改良Fox术组有轻度的切口皮肤红、肿等炎症反应症状7眼,Fox术组与Wheeler术组分别为8眼和5眼,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6个月~2年内)随访显示,改良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4眼,复发率为8.0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65±0.83)分;Fox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3眼,复发率为28.89%,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86±0.63)分;Wheeler术组复发内翻倒睫16眼,复发率为34.78%,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54±0.81)分。两两比较后发现,改良Fox术组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评分高(P<0.05),而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期间内,未观察到患者发生炎症反应。结论改良Fox术矫正老年性痉挛性下睑内翻效果稳定、可靠,患者满意度高,无更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张荣霞吕秀昌赵欣
- 关键词:老年人
- 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术后的合理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史素恩赵广喜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
- 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40例(240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4d、7d、14d及30d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测量眼压,检查眼底。结果 2组患者术后7d、14d及30d症状综合评分均低于术后4d,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7d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4d和术后30d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前房闪辉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滴眼液能明显减轻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炎性反应并有效地预防了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减少了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史素恩赵广喜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30d总有效率为96.67%和99.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83%和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后再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好,并可减少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广喜史素恩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
- 鼻泪管阻塞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频泪道病治疗仪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鼻泪管阻塞46例(51只眼)随机分成2组,每组23例。第1组23例(25只眼)采用高频泪道治疗仪行泪道疏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第2组23例(26只眼)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鼻泪管阻塞,观察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第1组治愈24只眼,未治愈1只眼,治愈率96.00%,第2组治愈24只眼,未治愈2只眼,治愈率92.31%;随访6-12个月,第1组复发2只眼,复发率8.33%;第2组复发9只眼,复发率37.50%。结论应用高频泪道病治疗仪治疗鼻泪管阻塞效果肯定,且复发率低。
- 张庆玉张洁张雷张荣霞赵欣
-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
- 合理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结膜炎的研究
- 张荣霞史素恩孙鹏郭春莲吴静
- 课题首先采取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针对石家庄地区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菌谱分析,采集患者结膜囊分泌物,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方法,鉴定致病菌和敏感性药物。其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研究方法,评价加替沙星...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膜炎抗生素治疗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应用单方复方制剂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在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炎症反应的临床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患者133例(133眼),单方组66例(66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复方组67例(67眼)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于手术前和术后第3、7、14天观察2组症状、体征,测量房水闪辉、细胞反应及眼压,同时记录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计算成本效果比。结果 2组术后第3天眼部症状和体征综合评分最高,第7、14天明显降低,单方组下降明显,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眼压较手术前升高,术后第7、14天降低,单方组下降明显,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复方组(P<0.05)。单方组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比复方组多花27.313元。结论单方组在控制白内障术后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优于复方组,单方组用药成本-效果比复方组更具有优势,临床应用简单,更值得推广。
- 张荣霞史素恩孙鹏吴静郭春莲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成本及成本分析
- 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探索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演变过程,为该疾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358例(358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结合其他关于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前5位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大多数致病菌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氯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石家庄地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首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应有针对性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 张荣霞史素恩孙鹏吴静郭春莲
- 关键词:抗菌药
-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滴眼液应用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96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47例应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149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用药4d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每组再分为停止治疗(治疗4天)和继续治疗(治疗7天)2个亚组,分别统计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1(Uc=2.156,P<0.05),试验组2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Uc=2.356,P=0.019);试验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但不良反应轻微,无需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能有效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 张荣霞史素恩孙鹏吴静郭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