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体外循环
  • 8篇外循环
  • 5篇免疫
  • 4篇细胞
  • 4篇免疫功能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亚群
  • 2篇粘附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机体
  • 2篇T细胞
  • 2篇T细胞亚群
  • 2篇补体
  • 1篇蛋白类
  • 1篇心脏

机构

  • 8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于建华
  • 8篇张哲
  • 8篇李守先
  • 5篇李朝晖
  • 3篇宋惠民
  • 2篇宋惠民
  • 1篇刘言训
  • 1篇张振湘
  • 1篇李云秋
  • 1篇苏润毅
  • 1篇刘晔
  • 1篇巩性军
  • 1篇王萍
  • 1篇杨雪梅
  • 1篇李晓辉
  • 1篇宋洁
  • 1篇李朝辉
  • 1篇汪蕾

传媒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体外循环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血小板的影响
1998年
检测18例体外循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3、8天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粘附、聚集功能,探讨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质和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血小板数量和聚集功能在术后显著下降(P<001)并持续至术后8天,血小板粘附功能显著下降(P<001),术后3天恢复。提示体外循环气血界面、人工材料非内皮表面可导致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大量消耗。
于建华张哲李守先刘言训李朝辉汪蕾
关键词:血小板粘附体外循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因素初步探讨被引量:7
1999年
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测定CPB围术期血小板粘附率、最大聚集率和数量,探讨CPB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CPB时间、氧合器类型等因素的相关性。临床资料和方法CPB心脏手术病人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1...
于建华李守先苏润毅张哲张哲宋惠民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小板粘附率聚集率
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997年
检测实验组(3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照组(1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第3、8天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数量、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P<0.05),持续至术后3~8d。提示体外循环的非搏动性血流、气血界面、泵管挤压、心内吸引及人工管道系统均可导致血液有形成分破坏、血浆蛋白变性、补体激活和消耗,损害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于建华李守先李朝晖李朝晖巩性军张哲
关键词:红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类补体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对补体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997年
体外循环对补体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建华1李守先1张哲2宋惠民1李朝晖1王萍3通过测定围术期血清补体水平,探讨体外循环对补体系统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对象与方法实验组60例(室间隔缺损25例、心脏瓣膜替换20例、紫绀型先心病15例)。平均体外循...
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张哲李朝晖宋惠民
关键词:体外循环补体
体外循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体外循环(CPB)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损害作用[1,2],使患者免疫清除能力减弱,术后感染率增高。本研究通过测定几组细胞免疫指标,探讨CPB后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变化。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CPB心脏手术)35例。平均年龄20.4岁(7个...
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宋惠民李朝晖李晓辉
关键词:体外循环免疫功能CPB
体外循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3
1997年
为探讨体外循环(CPB)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测定实验组(60例CPB心脏手术)、对照组(20例非CPB心脏手术)围术期多项细胞、体液免疫指标,进行各时点指标与术前比较的方差分析(d±s)和不同氧合器、CPB时间、体重等多因素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组红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自停CPB持续至术后3~8d。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白细胞数在停CPB时下降,术后3~8d恢复或高于术前水平。CPB对免疫功能的损害作用与CPB时间、手术失血量呈正相关;与病人年龄、体重、CPB温度呈负相关。不同性别、病种组免疫功能损害程度亦有一定差异。膜式氧合器组较鼓泡式氧合器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轻。结论:CPB的气血界面、人工管道系统可破坏血液有形成分,使血浆蛋白变性、补体激活和消耗,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张哲李朝晖张振湘
关键词:体外循环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
体外循环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体外循环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宋惠民宋洁杨雪梅体外循环(CPB)手术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损害作用,使患者术后处于易感染状态,免疫清除能力减弱,导致术后感染率和肺、肾、凝血功能不全发生率增高[1~3]。我们通过测定围术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宋惠民宋惠民宋洁
关键词:体外循环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
体外循环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998年
测定了60例行体外循环(CPB)手术的先心病、风心病患者(下称实验组)及20例行非CPB手术的先心病、风心病患者(下称对照组)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停CPB至术后3-8天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数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停CPB时白细胞数下降,术后3~8天高于术前水平。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CPB时间、手术失血量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体重、CPB温度呈负相关,不同性别、病种亦有一定差异。认为CPB的气血界面及人工管道系统均可破坏血液有形成分,影响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在围术期监护中应予以重视。
于建华李守先张哲宋惠民李朝晖李云秋
关键词:体外循环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