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 作品数:36 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政府主导下的智慧社区运营问题与对策研究——以G社区运营为例
- 智慧社区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是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中央政府提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之初,各地政府和市场主动组织智慧社区运营模式探索,涌现出一批以政府为主导的智慧社区建...
- 张凯
- 关键词:政府主导
- 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汇率风险管理研究
- 2007年
- 当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面临很大的汇率风险,而我国商业银行整体而言汇率风险管理水平还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如何构建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汇率风险的有效管理,将会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 李俊青张凯
- 关键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汇率风险管理
- 基于SWOT分析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 2010年
- 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reats(威胁)的首字母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
- 张凯张琳
- 关键词:理财产品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私募基金外部环境
- 关于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文章对几种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各种模型的优点和缺陷、以及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最后从推动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引进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尽快建立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快信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 张凯马锋
- 关键词:信用风险
- 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演绎与决定因素—基于研发功能演化的视角被引量:11
- 2011年
- 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的选择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本研究把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以跨国公司研发体系和研发功能的演化为支撑,总结出跨国公司在华R&D区位的演化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区位决定因素随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体系与研发功能的演化日益复杂化;在不同的研发体系和研发功能中,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区位决定因素中的重要性也不同。
- 李毅时秀梅周燕华张凯
- 关键词:跨国公司R&D
- 浅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汇率风险管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汇率风险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面临的汇率风险,分析了现有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汇率风险意识、风险管理体系、汇率风险识别、汇率风险管理手段、风险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问题。
- 张凯李雪
- 关键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汇率风险管理
- 首批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比较分析
- 2007年
- 首批QDII产品的运作情况整体而言不尽如人意,但各款产品之间较大的收益差别更值得进行仔细的思考。本文结合各产品的收益情况,对各QDII产品之间的设计条款进行比较,力图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为今后银行QDII产品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 王雅炯张凯
- 关键词:代客境外理财
- KMV模型的修正及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07年
- 目前,国内学者在将KMV模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模型加以进一步的修正,不再假定公司资产价值增长率为零,而是以净收益增长率加以表示并且引入到KMV模型中。通过对沪深两市30家ST公司和30家非ST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后的KMV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出非ST公司和ST公司之间信用风险的差别,比较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变化趋势。
- 李磊宁张凯
- 关键词:KMV模型上市公司信用风险
-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及影响被引量:19
- 2007年
-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长,"贷款—分散"模式链条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和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导致的次级债市场扭曲繁荣,进而导致次级债危机。次级债危机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困扰美国经济,但是从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分档设计可以预测该市场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受到损失。
- 李进张凯
- 关键词: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在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历来存在较大分歧。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上,即货币能否影响真实产量的变动。而国内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被高估,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是认为货币政策作用具有非均衡性,即治理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
- 张凯廖慧杰刘启峰
-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变量非均衡性通货紧缩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