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对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三性”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农民教育问题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一个基本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他的农民教育思想对后续农民运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 卢少求周建华
- 关键词:国民革命时期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教育问题农民教育农民运动
- 略论江泽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创新被引量:2
- 2003年
-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个人收入分配、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等方面 ,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 周建华
- 关键词:经济建设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观
- 论江泽民人才观的基本范畴
- 2010年
- 江泽民同志在人才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他系统的人才观。文章认为认为江泽民人才观的基本范畴包括"第一资源论"、"人才领域论"、"四种精神论"、"人才培养论"四个方面,并对此展开了论述。
- 冯伟周建华
- 关键词:人才观人才资源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的培养目标被引量:1
- 2002年
- 周建华
- 关键词:执政之基先进社会生产力江泽民同志高校高等教育事业
-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切入点被引量:3
- 2002年
- 周建华
-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道德修养教师队伍
- 试论当代大学生在时代创新中的作用
- 2001年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今日大学生作为明天社会的栋梁。新世纪中华崛起重任的承担者,应献身时代,改革创新,建业兴国,在时代创新中挥主力军和先锋作用。
- 周建华
- 关键词: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价值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大学生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研究——情感教育的推动作用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作为已被历史、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思想、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而其如何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所接受、信服并付诸实践,是一个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面临的难题,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亟待引入情感因素,关注大众化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实现"大众化"目标。
- 马玉海周建华夏小华张月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情感教育
-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被引量:8
- 2005年
-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确立系统思维,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家庭、社会、高校、个人五位一体、五联互动的新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
- 吕卫华周建华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 大学生群体差异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由于家庭经济、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差异,大学生中客观存在着不同群体。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这些群体差异,依据不同特点,制定合适目标,提升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在不同群体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尊重差异’,针对不同场景的‘理论说服’,针对多元价值背景的‘利益实现’,针对时代特征的‘创新传播形式’"等四条基本原则和实施"承认群体差异,明确大众化目标分解的针对性;关注学生诉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注重兴趣引导,重视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参与性;强调知行合一,凸显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性;推动文化引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补充性"等五条主要路径。
- 夏小华周建华吕卫华
-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与“三个代表”的人性基础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人类的生存—生产实践”这一逻辑起点出发,从“人”的基础是自然人;“人”的本质是社会人;“人”的最终目的是自由人等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不同层面“人”的人性分析来认识“三个代表”,论证了“三个代表”的朴实性、信服力和普世性。
- 周建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人社会人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