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宝力
- 作品数:65 被引量:5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油气运聚类型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油气运聚解析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命题,而复杂油气运聚解析则是研究难点和热点。以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为例,提出了解析复杂油气运聚的一种新方法,即油气运聚类型研究。这种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在勘探发现油气显示后,通过分析油气运聚类型,进而评价成藏潜力,为试油提供依据;二是在试油之后,对成功和失利的井分别分析原因,解析二者在油气运聚类型和过程上的差异,从而为油气勘探部署和评价提供参考。以陆西地区为例的应用效果良好,尽管诸多参考标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地区,但研究思路、方法可供借鉴。
- 王绪龙曹剑石新朴向宝力蓝文芳孙平安
- 关键词:油气运聚油气成藏油气显示准噶尔盆地
- 致密储层的脆塑性的原位评价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储层的脆塑性的原位评价方法。致密储层的脆塑性的原位评价方法包括:参数获取步骤:获取致密储层的垂直深度H和压裂数据;第一计算步骤:根据垂直深度H和压裂数据计算入地压裂液的井底真实体积V<Sub>l</S...
- 向宝力寇根周伟王剑波 梁宝兴王蓓李琼安科李婷周浩 陶兴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液体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
- 2017年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西部山前地表广泛分布着油气苗,特别是南缘中段,液体油苗广泛出露。对南缘中段野外踏勘情况来看,从独山子往东到乌鲁木齐,共踏勘了6个点,液体油苗主要出露在霍尔果斯背斜、红沟、齐古背斜。
- 周妮向宝力马万云李二庭李际
- 关键词:南缘油苗地化特征
-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有效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分析被引量:40
- 2014年
-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174井芦草沟组烃源岩发育与有机地化特征的分析,根据排烃机理,利用可溶有机质转化率、热解S1/w(TOC)参数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确定了泥岩类烃源岩排烃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总体上,吉174井芦草沟组泥质烃源岩发育,不同岩性泥岩生排烃条件相近,但由于不同岩性泥岩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特征的差异,导致其排烃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有所不同,较纯泥质烃源岩、粉砂质烃源岩、灰质和云质有效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分别为2.50%,2.80%,1.45%,1.30%。含碳酸盐的有效烃源岩相对所占比例要高于较纯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但都超过了50%。吉174井芦草沟组泥质有效烃源岩发育,有机质丰度下限值明显较高,对油气藏有重要贡献。
- 匡立春高岗向宝力王绪龙王成云柳广弟
- 关键词:有效烃源岩芦草沟组吉木萨尔凹陷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含油储集岩分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从滴南凸起10个含油储集岩样品分步提取了自由态油气组分、束缚态油气组分和油气包裹体组分,各组分进一步做色谱、色谱-质谱和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根据生物标志物组成,可将10个含油储集岩样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D2-1和D18-12个侏罗系油砂样,第二类包括其他8个采自侏罗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含油储集岩样。两类样品生物标志物组成差异主要有:(1)第一类样品各类油气组分三环萜烷含量明显低于第二类样品;(2)第一类样品 C20、C21和 C23三环萜烷含量比较接近,其分布模式为 C20&lt;C21&gt;C23,第二类样品这3个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且分布模式为C20&gt;C21&gt;C23;(3)第一类样品伽马蜡烷和β-胡萝卜烷相对含量高于第二类样品;(4)第一类样品C27甾烷含量较低而C28甾烷含量较高,第二类样品则相反。可以推断第一类样品自由态组分、束缚态组分和油气包裹体均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而第二类样品各类油气组分则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第一类样品油气包裹体成熟度明显高于自由态组分和束缚态组分,表明早期充注原油的成熟度高于晚期充注的原油,总体上各类油气组分成熟度位于生油高峰阶段(Ro 0.8%~1.1%)。第二类样品从自由态组分、束缚态组分至油气包裹体成熟度依次降低,表明早期充注原油的成熟度低于晚期充注的原油,总体上各类油气组分成熟度位于高-过成熟阶段(Ro〉1.25%)。第一类样品各类油气组分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第二类样品各类油气组分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差异,组成较轻者与第一类样品各类油气组分接近。
- 王军廖建德向宝力王绪龙于双邹艳荣潘长春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油气包裹体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含油气岩芯成藏研究基本思路被引量:4
- 2009年
- 含油气岩芯蕴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的丰富信息,对于这些信息,以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为例,根据地质与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成藏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流程。认为研究中应首先分析含油气岩芯在油气显示段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分5步开展工作:判识油气源、恢复油气运聚过程、识别油气水层、研究油气运聚类型、建议有利成藏领域与勘探方向。这一基本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工作参考借鉴。基于陆西地区提出的一些新指标参数和认识结论可应用于区域勘探生产和基础研究。
- 王绪龙曹剑石新朴向宝力蓝文芳
- 关键词:岩芯油气显示油气运移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液体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西部山前地表广泛分布着油气苗,特别是南缘中段,液体油苗广泛出露①②.对南缘中段野外踏勘情况来看,从独山子往东到乌鲁木齐,共踏勘了6个点,液体油苗主要出露在霍尔果斯背斜、红沟、齐古背斜.南缘中段仅在3处发现...
- 周妮向宝力马万云李二庭李际
- 关键词:油苗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地质构造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地区原油成因分类及运聚特征被引量:17
- 2010年
-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北—莫索湾地区原油成因类型复杂,通过混源油配比模拟实验,发现原油的一些生物标志物组成随混源油比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因而可能是判识原油成因类型的有效指标。据此,综合原油的其它地球化学参数,将本区的原油分出4种成因类型。根据这些不同类型原油的区域分布特点,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原油的运聚特征。研究结果为区域油源与成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信息。
- 石新朴王绪龙曹剑胡文瑄姚素平向宝力蓝文芳樊太亮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混源油油气运聚
- 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史差异与油气分布被引量:1
- 2010年
- 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成熟度差异主要与烃源岩埋深、地层沉降隆升等构造运动有关。热演化史研究表明,该区石炭系烃源岩具有3个生烃高峰期,分别为二叠纪末、中侏罗世末和早白垩世末。不同地区烃源岩生烃时刻存在差异,燕山运动中期(早白垩世末)是石炭系烃源岩最终成熟和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陆东—五彩湾地区油气的分布,烃源岩的成熟度控制了油气的组分。
- 向宝力王绪龙杨迪生赵增义李林王建新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源岩油气分布
-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烃源特征及油气源分析
- 滴西地区有四套烃源岩,烃源岩样品样品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地层,少量样品分布于三叠系地层,其中侏罗系地层主要为煤系烃源岩样品。综合评价认为,滴西地区的烃源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烃源岩。总体上,滴西地区原油密度较小,...
- 向宝力马哲康素芳杨淑梅刘翠敏
- 关键词:原油成熟度侏罗系地层煤系烃源岩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