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1篇支撑钢板
  • 1篇治疗肱骨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恢复
  • 1篇松质骨
  • 1篇松质骨拉力螺...
  • 1篇平台骨折
  • 1篇肱骨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骨折
  • 1篇髁骨折
  • 1篇外科
  • 1篇螺钉
  • 1篇近端
  • 1篇近端骨折
  • 1篇拉力螺钉
  • 1篇后外侧
  • 1篇矫形

机构

  • 3篇浙江省杭州市...

作者

  • 3篇雷文涛
  • 3篇叶辛
  • 2篇瞿杭波
  • 2篇黄东辉
  • 1篇赵琦辉
  • 1篇梅正峰
  • 1篇马伟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医正骨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O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采用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2011年2月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按Neer分型:2部骨折19例,3部骨折9例,4部骨折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1例病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4.7±5.1)个月;按Neer疗效评分方法,优23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0.3%。结论切开复位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使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肩部功能恢复,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叶辛瞿杭波马伟雷文涛
关键词:肱骨骨折
不同入路方式对伴有后外侧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研究不同入路方式对伴有后外侧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1月入院接受手术的65例伴有后外侧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前内侧联合外侧入路)、研究组(后中联合前外侧入路)。通过24个月的随访评价不同入路方式对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膝关节稳定、活动度、步态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24个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相比较于前内侧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后中联合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伴有后外侧髁骨折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黄东辉梅正峰叶辛李陶冶雷文涛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
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8~68岁,中位数55.5岁。股骨外侧髁骨折5例,股骨内侧髁骨折1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1例。均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及CT、MRI检查。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6.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105°,按膝关节Letenneu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均为优良。结论:采用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瞿杭波叶辛黄东辉赵琦辉雷文涛
关键词:股骨骨折HOFFA骨折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