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鼠下丘脑和培养胚胎鼠下丘脑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及人参皂甙的作用——超微结构、组化及免疫组化研究
- 包峰
- 大鼠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酶细胞化学改变被引量:12
- 1999年
- 以改良Alen氏法造成Wistar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采用神经学功能评分法评定大鼠运动功能,应用定量酶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障碍,随后逐渐恢复。2.前角运动神经元内AChE活性减弱、AcP活性增强;随后酶活性呈逐渐恢复,四周时AChE活性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说明:大鼠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运动功能变化与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前角运动神经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起重要作用。
- 朱悦包峰王星铎
- 关键词:脊髓损伤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酶
- 老龄鼠下丘脑和培养胚胎鼠下丘脑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及人参皂甙的作用
- 包峰
- 关键词:下丘脑神经元神经内分泌人参皂甙
- 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采用体外原代培养技术,详细观察和描述了大鼠胚胎下丘脑神经元在体外的形态发育过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稳定的胚胎下丘脑神经元培养模型。结果表明:细胞培养4h,大部分细胞已贴壁;12h,部分细胞开始向外伸出小的突起;24h,部分细胞成为具有两个突起的神经元;3天时,神经元胞体增大,部分细胞为具有3个突起的神经元;1周后,神经细胞突起互相连接成网,细胞突起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多;第4周时,细胞开始减少,但仍可见较大的、具有多个突起的神经元。本文还对细胞培养过程中胚胎胎龄的选择、细胞分离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包峰何维为吕永利李永明
- 关键词:胚胎下丘脑神经元原代培养
- 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的老龄性改变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 ,探讨老龄动物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青年组 (3~ 5月龄 )和老龄组 (2 4~ 2 6月龄 )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老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的主要变化 :突触连接缩短或间断、突触前后膜融合 ;突触小胞大量集聚、小胞大小不等 ;树突棘内棘器远离突触后膜 ,其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结论 :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发生了明显的变性改变 ,这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形态学基础。
- 赖红马萍高杰王铁民包峰吕永利
- 关键词:海马CA3区突触老龄大鼠神经元
- 急性脊髓损伤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证明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造成Wistar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应用神经学功能评分法、定量酶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和电镜技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治疗组神经学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损伤后不同时间治疗组前角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于损伤后2周其活性基本恢复正常;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于损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损伤后1周治疗组前角细胞尼氏体含量高于对照组。(3)治疗组脊髓白质一定面积内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4)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组神经组织损伤及出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结论: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不仅表现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方面,而且在组织形态学上也有体现。
- 朱悦王星铎包峰吕刚金成壁
- 关键词:脊髓损伤受体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酶及免疫组织化学评价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为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以改良Alen法制作Wistar大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定量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正常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脊髓前角细胞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应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脊髓白质内轴突数量;通过超微结构观察比较脊髓组织损伤程度。结果(1)损伤后不同时间治疗组前角细胞Ach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损伤后2周基本恢复正常;而ACP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于损伤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2)治疗组脊髓白质一定面积内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3)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组神经组织损伤及出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
- 朱悦王星铎包峰
- 关键词:脊髓损伤酶组织化学TRH
- 人参皂甙抗脑衰老的形态学研究
- 赖红吕永利赵海花包峰刘春霞章培军曾亮高杰王铁民刘子娟方欣杨吉平
- 本研究首次证明了老龄大鼠海马CA3区、下丘脑ARN、SON、PVN 3个核团神经元的SDH和AChE含量降低,ACPase含量增高;而人参皂甙可使海马、下丘脑神经元的SDH和AChE含量增加,ACPase含量降低。证明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参皂甙形态学
- 老龄大鼠海马CA_3区神经元的酶细胞化学改变及人参茎叶皂甙的抗衰老作用被引量:8
- 1995年
- 本实验应用酶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的琥珀酸脱氢酶(SDH),酸性磷酸酶(ACPase)的衰老变化,同时对比观察了人参茎叶皂甙的抗衰老作用。实验数据由彩色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提示老龄时海马CA3区神经元SDH酶活性减弱,ACPase活性增强。而人参茎叶皂甙具有促进神经元SDH酶活性,降低ACPase活性的作用。本结果为老龄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及人参茎叶皂甙延缓衰老提供了一定的酶细胞化学变化的依据。
- 赖红吕永利高杰包峰
- 关键词:老龄大鼠人参茎叶皂甙
- 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半影区内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半影区内神经元中溶酶体超微结构及酸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细胞化学电镜和彩色图像技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不同时间上述指标改变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1h、1d、3d后溶酶体面积分别为(0.696±0.365)μm2、(1.421±0.515)μm2,(2.172±0.616)μm2,正常对照组为(0.535±0.158)μm2,1d、3d 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AcPase灰度值分别为169.67±5.341、116.724±4.690、98.951±4.794,正常对照组为176.711±6.752,1d、3d 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缺血3d后半影区神经元开始破坏,缺血时间越长,神经元损伤越重。
- 王玉洁张瑞君何维为包峰白军秋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溶酶体酸性磷酸酶神经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