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凝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酸钠
  • 6篇磷酸肌酸
  • 6篇磷酸肌酸钠
  • 5篇细胞
  • 4篇肌酸
  • 3篇增殖
  • 3篇肉瘤
  • 3篇体外
  • 3篇卵巢
  • 3篇卵巢癌
  • 2篇仰卧
  • 2篇仰卧位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体外作用
  • 2篇通气
  • 2篇通气功能
  • 2篇注射用
  • 2篇注射用磷酸肌...

机构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米兰大学
  • 1篇北京小汤山医...

作者

  • 11篇刘凝华
  • 4篇张凯
  • 3篇尹希
  • 3篇韩文峰
  • 3篇魏素菊
  • 3篇杨华
  • 3篇梁续飞
  • 2篇史英
  • 2篇史英
  • 2篇韩文峰
  • 2篇郭丽娟
  • 2篇郑希相
  • 2篇张利敏
  • 1篇谭晓越
  • 1篇孙兴国
  • 1篇耿旭红
  • 1篇李增平
  • 1篇周娜
  • 1篇刘方
  • 1篇谷磊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中...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源性运动呼吸异常:心衰患者运动期间波浪式呼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在运动期间诱发的异常波浪式呼吸模式(EIOB)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8例NYHAⅢ-Ⅳ级患者完成的症状限制性功率递增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观察分析计算心力衰竭患者在CPET中EIOB的发生时间、频率、振幅等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男17女21在38例患者中,31例发生EIOB,发生率为81.6%。EIOB组每分通气量(V4E)波浪振幅是(12±4)L/m(为平均值的81%±30%),周期(77.0±20.0)s。EIOB组中OB发生在运动前、运动中功率低于无氧阈时、恢复期或者全程分别为24、31、4和4例;除V4E外,在CPET的各项参数中,全部31例患者均表现EIOB的指标为V4O2、V4CO2、RER和PETO2;29例患者V4E/V4 CO2、V4O2/V4E和BF出现EIOB;26例患者PETCO2出现EIOB;25例患者VT、V4O2/HR出现EIOB;2例患者HR出现EIOB。结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EIOB。就心脏功能对呼吸调控的影响及心衰患者呼吸异常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张雪梅孙兴国Piergiuseppe Agostoni刘方周娜谭晓越宋桂芹谷磊刘凝华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功能预测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功能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例老年肺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参试者均采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参试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e)明显降低,晚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a)明显降低,且患者的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ASR-SD)、晚期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ESR-SD)及早期、晚期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ESR-Diff、TASR-Diff)有增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定量、准确评价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的心脏功能,评价患者预后。
刘凝华梁续飞尹希杨华
关键词:心动图肺癌心功能
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建立河北地区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为仰卧位肺功能检测成为常规检查项目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入职体检的健康青年248例,其中男性BMI 18.5-〈25.0 kg/m2(正常)84例,≥25.0 kg/m2(肥胖)14例;女性BMI〈18.5 kg/m2(偏瘦)21例,正常120例,肥胖9例。采用耶格MS型功能仪测定受试者坐位和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FVC。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FVC、FEV1、FEV1/FVC为因变量,以年龄、身高、体质量为自变量,建立男、女仰卧位的肺通气功能预计值公式。结果体位比较显示,女性坐位FVC、FEV1/FVC高于仰卧位(P〈0.05);女性FEV1、男性FVC、FEV1、FEV1/FVC坐位与仰卧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仰卧位FVC、FEV1/FVC在不同体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仰卧位FEV1、男性仰卧位FVC、FEV1、FEV1/FVC在不同体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偏瘦仰卧位FVC、FEV1预计值方程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型男女性仰卧位FVC、FEV1、FEV1/FVC预计值方程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国内尚无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指标医学参考值的情况下,可以酌情参考此预计值方程式,有效评价仰卧位患者肺通气功能状况。
郭丽娟张利敏耿旭红杨华尹希梁续飞李增平郑希相刘凝华
关键词:仰卧位肺通气参考值青年期
健康青年人仰卧位肺通气功能正常值与预计值方程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健康青年人仰卧位肺通气功能的正常预计值,并探讨其预计值方程式。方法使用JAEGERMaster Screen组合式肺通气功能仪,对73名(男37名、女36名)19-25岁健康青年,分别取坐位及仰卧位检测肺通气功能。选择下列4项肺通气功能指标:(1)用力肺活量(FVC);(2)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3)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4)最高呼气流量(PEF)。具体检测方法参考美国胸科协会标准。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坐位与仰卧位检测值的差异,并对仰卧位各实测指标作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得出预计值方程式。结果健康青年仰卧位肺通气功能4项指标与坐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建立了仰卧位肺通气功能各指标的预计值方程式,其中FVC(男性、女性),FEV1(男性、女性)及MMEF(女)方程有意义,例如:FVC(男)=0.014×年龄+0.077×身高+0.018×体质量-10.625(F=12.695,r=0.732)。结论健康青年肺通气功能实测值坐位与仰卧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在仰卧位检测肺通气功能时使用仰卧位的肺通气功能预计值;初步计算出仰卧位FVC(男性、女性),FEV1(男性、女性)及MMEF(女)的预计值方程式。
郭丽娟刘凝华张利敏郑希相
关键词:仰卧位坐位肺通气功能
磷酸肌酸钠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体外作用及其初步机制研究
魏素菊史英韩文峰张凯刘凝华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
磷酸肌酸钠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磷酸肌酸钠(CP)对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立动物实体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CP4mg/d、8mg/d、16mg/d给药组,连续腹腔用药7d,取出瘤组织后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S180肉瘤组织凋亡率及PCNA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80肉瘤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给药组平均瘤重较对照组减轻,凋亡率无明显变化。各干预组PCNA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P16mg/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Bcl-2/Bax的比值在对照组最高,各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量的磷酸肌酸钠[CP(4~8)mg/d]应用于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不影响肿瘤的增殖及凋亡;当高剂量(16mg/d)应用时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魏素菊刘凝华韩文峰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for Injection CP)对S荷瘤小鼠实体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Bc1-2 mRN和Bax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注...
魏素菊刘凝华韩文峰张凯史英
文献传递
磷酸肌酸钠对小鼠移植性S/_(180)肉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CP/)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脏内科及心脏外科的心肌保护剂,磷酸肌酸在体内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等高耗能器官的细胞内,主要通过为机体的高耗能细胞...
刘凝华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S180肉瘤增殖细胞核抗原BAX
文献传递
肺癌化疗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前轻度肺功能降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化疗前轻度肺功能降低与化疗后心肺并发症(PCC)的相关性,为临床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提供预测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行化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化疗后1个月内有无心肺并发症分为PCC组和无PCC对照组,探究化疗前轻度肺功能不全与患者化疗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同时探讨肺通气相关指标(FEV1%、FVC%)轻度降低与化疗后PCC的关系。结果:150例患者正常、轻度及中重度肺功能不全分别有25例、36例和89例,发生PCC患者共有82例,各组化疗后1个月内PCC发生率分别为20%、61.11%和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3,P=0.001)。化疗前FEV1%轻度减低(≥70%)或FVC%轻度减低(≥70%)与化疗后PCC的发生相关(P=0.019,P=0.011)。结论:化疗前,FEV1%和FVC%同时轻度降低是影响肺癌化疗后PCC的危险因素。
刘凝华梁续飞尹希杨华
关键词:肺癌化疗心肺并发症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影响人卵巢癌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腺苷及其类似物能够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可抑制磷脂酰肌醇4-激酶活性、升高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和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等。该实验选择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P),以体外侵袭生物学实验观察其对人卵巢癌...
魏素菊张凯韩文峰刘凝华史英
关键词:卵巢癌NM23-H1C-MYC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