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华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味金水六君煎组方联合化疗治疗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李占林岳斌何晓华马峰赵丽霞杜俊
- 该研究主要属于肿瘤学与中医学研究领域,同时涵盖影像医学、病理学与呼吸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85%。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分为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
- 解毒散结扶正法辅助化疗对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转移侵袭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究解毒散结扶正法辅助化疗对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转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66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解毒散结扶正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两组免疫功能、肿瘤相关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β1(TNF-β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肿瘤转移侵袭基因表达量[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4A1)、钙粘附蛋E(E-cad-herin)、p21活化激酶6(PAK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的mRNA]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出现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CD8^(+)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治疗后两组COL4A1、PAK6、TRAP1 mRNA表达量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E-cad-herin mRNA表达量均出现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COL4A1、PAK6、TRAP1 mRNA表达量均出现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E-cad-herin mRNA表达量均出现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散结扶正法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可有效抑制病灶中恶性分子的转移侵袭,调节肿瘤血管的生长,且对其免疫功能的的改善效果较好,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胡嘉芮何晓华王永霞刘戴维樊捷婷李占林
- 关键词:免疫状态
- 中频脉冲电刺激对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刺激对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1例。A组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与硫辛酸胶囊改善胃肠功能;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胃肠道症状积分,血清胃动素、胃泌素、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总有效率及随访1个月与3个月的复发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腹胀、腹泻、厌食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O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MDA低于A组,血清SOD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A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访1个月、3个月复发率分别为7.32%(3/41)、17.07%(7/41),分别低于A组的24.39%(10/41)、39.02%(1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可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胃肠激素水平,降低复发风险,且简单高效,安全无创。
- 马秋云王正田崔万森王晓娜曲淑婕马崇何晓华常永霞任卫东
-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道症状胃肠激素复发
- 一种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椅
- 本发明涉及康复治疗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侧设置有手部锻炼组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液压杆、连接件、连接板、靠板和坐板...
- 马秋云何晓华王正田常永霞李姣戈蕾
- 益气散结攻毒方联合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益气散结攻毒方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00例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最终纳入研究95例,对照组47例均接受了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口服直至患者无法耐受或疾病进展;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散结攻毒方,2组均以2个月为1个周期。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肺癌症状量表(LCSS)评分、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中文版)评分、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抗原125(CA125)]水平,统计2组化疗疗效和化疗不良反应,随访2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周期后LCSS量表中咳嗽、呼吸短促、咯血、疼痛、疲劳、食欲丧失评分和FACT-L量表中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情况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以上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周期后血清CEA、SCC-Ag、CA125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9.2%(38/48),60.4%(29/48),对照组分别为61.7%(29/47),40.4%(19/47),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腹泻、皮疹、肝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PFS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散结攻毒方联合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下调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提高化疗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并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 何晓华马秋云胡嘉芮李占林岳斌刘戴维赵冬梅
- 关键词:埃克替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当归补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胃癌患者化疗副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究当归补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胃癌患者化疗副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66例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当归补血药方合并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2组患者的化疗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以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化疗副反应的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及IL-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对照组患者则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增多,CD8+T细胞降低。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有效缓解化疗产生的副反应,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加快机体恢复。
- 李维王学锋允凤枝何晓华岳斌张润莲王树梅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参芪扶正注射液胃癌副作用免疫功能
- 益母草碱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Leo)调节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875、3.75、7.5、15、30、60μg/mL Leo处理人结肠癌LOVO细胞48 h,筛选适宜的Leo浓度用于实验。将LOVO细胞分为空白组、Leo低剂量组、Leo中剂量组、Leo高剂量组、Leo高剂量+pcDNA组、Leo高剂量+pcDNA-YAP组,CCK-8法、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LOVO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多药耐药关联蛋白1(MRP1)、P-糖蛋白(PGP)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OVO细胞中YAP、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蛋白表达。以LOVO/五氟尿嘧啶(5-FU)细胞为研究对象,按照上述分组进行处理,并分为A-空白组、A-Leo低剂量组、A-Leo中剂量组、A-Leo高剂量组、A-Leo高剂量+pcDNA组、A-Leo高剂量+pcDNA-YAP组,CCK-8检测LOVO/5-FU细胞的耐药性。结果与空白组相比,Leo低剂量组、Leo中剂量组、Leo高剂量组LOVO细胞A_(450)值(分别为0.86±0.08、0.75±0.06、0.43±0.04比0.97±0.08)、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0.96±2.17)%、(43.37±2.05)%、(28.84±1.19)%比(57.75±2.36)%]、PCNA、MRP1、PGP mRNA表达及YAP(分别为2.05±0.17、1.78±0.14、1.23±0.11比2.36±0.19)、CTGF、CYR6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54±0.65)%、(23.38±1.01)%、(36.69±1.78)%比(8.34±0.31)%]、Bax mRNA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Leo高剂量组、Leo高剂量+pcDNA组相比,Leo高剂量+pcDNA-YAP组LOVO细胞A_(450)值(分别为0.77±0.05比0.43±0.04、0.45±0.04)、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6.69±1.95)%比(28.84±1.19)%、(27.67±1.25)%]、PCNA、MRP1、PGP mRNA表达及YAP、CTGF、CYR6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Bax mRNA表达降低(P<0.05);与A-空白组相比,A-Leo低剂量组、A-Leo中剂量组、A-Leo高剂量组LOVO细胞活力降低,且呈剂量依赖�
- 胡嘉芮李占林渠少博何晓华王永霞姚杰
- 关键词:益母草碱结肠癌凋亡化疗耐药性
- 紫杉醇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紫杉醇是由短叶紫杉醇或我国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临床广泛应用于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其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依从性,影响患者预后。目前紫杉醇相关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相对明确,但防治效果有限,仍需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及防治手段。
- 胡嘉芮樊捷婷何晓华李占林
- 关键词:紫杉醇药物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病变
- 白藜芦醇减轻直肠癌放疗大鼠肠道损伤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直肠癌放疗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健康大鼠18只,均建立直肠癌模型。建立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白藜芦醇组,每组9只,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白藜芦醇组给予20 mg·kg^(-1)·d^(-1)白藜芦醇,两组均给予单剂量5Gy放疗。连续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大鼠氧化应激(ROS)标志物、炎性因子介质表达水平;观察两组大鼠肠道病理组织学变化,使用TUNEL染色观察两组肠道绒毛、隐窝细胞凋亡;使用蛋白印迹检测两组大鼠PI3K、AKT、m TOR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SH、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组TNF-α、NF-κB、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组绒毛、隐窝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组PI3K、Akt和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测显示,对照组肠黏膜部分绒毛尖端坏死,固有层白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绒毛高度和宽度杂乱,部分绒毛可见缩短、萎缩,增生和多动杯状细胞出现,出现肠道损伤,白藜芦醇组肠道损伤缓解,肠道组织结构改善。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在改善放疗诱导的ROS产生和炎症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可减轻放疗大鼠肠道炎症并减少大鼠肠道绒毛、隐窝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能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放疗辅助剂,通过减少放疗后的肠道并发症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王永霞樊捷婷武晓媛刘戴维胡嘉芮何晓华武雪亮李占林
- 关键词:白藜芦醇直肠癌放疗炎症肠道损伤
- 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频脉冲电刺激干预,2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胃肠道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及治疗结束后4周内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3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56.2%(18/32),观察组复发率为4.2%(2/4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常规西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复发率低。
- 马秋云王正田崔万森王晓娜曲淑婕马崇何晓华常永霞任卫东
- 关键词:糖尿病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胃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