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
- 作品数:59 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形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监测微循环血流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VEGF和Ang-1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组织病理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要轻于模型组,微循环血流量(47.32±6.58)明显高于模型组(40.51±7.96)(P<0.05)。模型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24±0.021),(0.099±0.014)]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18±0.018),(0.095±0.016)](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47±0.019),(0.124±0.02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36±0.023),(0.118±0.018)](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上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VEGF和Ang-1来保护梗死灶周围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 韦俊杰李晓峰李吕力李燕华张丽香陈渊范秉林陈志封浑
- 关键词:依达拉奉缺血再灌注脑动脉闭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生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NICU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感染发生率为9.04%。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多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和各种侵袭性诊疗;脑卒中患者合并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比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素均耐药严重。结论 NICU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呈多重耐药态势,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选择抗生素,并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监测。
- 李燕华李吕力范秉林陈渊
-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医院感染
- 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88例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患者出现侧支循环开放(侧支循环组),122例患者无侧支循环开放(无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比较,侧支循环组高血压比率显著增高,收缩压显著降低(均P<0.05)。以侧支循环形成为因变量,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对不同病变部位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开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1,P=0.514);对初级、次级侧支循环建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580)。结论高血压对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 黄光坚钟维章陈渊范秉林肖继东李燕华吴永钧
- 关键词:侧支循环
-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和14-3-3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b和14-3-3γ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Ngb和14-3-3γ表达。结果模型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gb和14-3-3γ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
- 韦俊杰李吕力李晓峰李燕华陈渊张丽香范秉林陈志封浑
-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缺血再灌注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红蛋白蛋白
- 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致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超声血管检查(uhrasonography,US)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一致性。方法32例疑似症状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条颈动脉行US和DSA检查,根据NASCET法对DSA结果测量,分别根据NASCET法和截面积法对US结果测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2例患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根据NASCET法US检查结果的敏感性88.33%、特异性94.59%及准确性89.84%;根据截面积法US检查结果的敏感性为81.48%、特异性93.24%及准确性88.28%。根据NASCET法血管分级中颈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8.62%、89.90%及82.81%;Kappa=0.63。结论超声血管检查评价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DSA一致性较好,适用于人群初选检查,必要时尚需行DSA检查。
- 钟维章马隆佰李吕力王小燕李晓峰陈渊梁浩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尼莫通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尼莫通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尼莫通组、假手术组),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再灌注6 h、24 h、48 h、72 h、7 d五个亚组(30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仅尼莫通组采用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6 h、24 h、48 h、72 h及7d断头取脑,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脑组织水肿程度、脑梗死范围及神经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三组间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莫通组24 h、48 h、72 h各时间点Na+-K+-ATP酶活性及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通组24 h、48 h、72 h、7 d各时间点脑梗死面积及神经症状评分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于6 h开始降低,48 h达最低值,72 h稍有回升,7 d趋于稳定。结论尼莫通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不仅与拮抗Ca2+超载有关,同时还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 唐士婷李吕力张丽香罗永坚肖继东陈渊黄浩蔺心敬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半暗带NA+-K+-ATP酶尼莫通
- 广西汉族与壮族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对比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与壮族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纳入60例广西汉族及64例广西壮族sICAS患者,均按照侧支循环评分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分析汉族、壮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增加、LDL水平升高是汉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增加、LDL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是壮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汉族与壮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年龄增加、LDL水平升高均是汉族和壮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降低是壮族sICAS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
- 何国永陈渊范秉林肖继东韦俊杰李燕华李吕力钟维章
- 关键词:侧支循环低密度脂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壮族汉族
- 脑蛋白水解物对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三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又随机分为缺血2 h再灌注6 h、24 h、48 h、72 h、7 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8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仅干预组采用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6 h、24 h、48 h、72 h、7 d后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评分,相应时间断头取脑,测定缺血半暗带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范围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于6 h开始下降,48 h达最小值,72 h稍有回升,7 d趋于稳定;干预组大鼠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48 h、72 h各时间点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大鼠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可保护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该作用可能与提高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有关。
- 苏榴芳肖继东唐士婷陈渊蔺心敬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半暗带NA+-K+-ATP酶脑蛋白水解物
- 超声、磁共振联合评价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价值
- 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NASCET法计...
- 钟维章马隆佰李吕力王小燕李晓峰陈渊
-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狭窄影像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文献传递
- 药物干预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蛋白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蛋白组、银杏叶组、联合组),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又分为缺血2 h再灌注6、12、24、72 h、7 d五个亚组(30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采用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6、24、48、72 h及7 d断头取脑,观察缺血半暗带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脑组织水肿程度、脑梗死范围及神经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于6 h开始降低,48 h达最低值,72 h稍有回升,7 d趋于稳定。与单一用药组(蛋白组或银杏叶组)比较,联合组能显著提高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Na+-K+-ATP酶活性(48、72 h亚组,P值均为0.000),降低脑组织含水量(24、48、72 h亚组,P值均为0.000),减小脑梗死面积(24、48、72 h、7 d亚组,P值均为0.000),减少神经症状评分(48、72 h、7 d亚组,P值均为0.000)。结论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能更有效地抑制缺血级联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功能。
- 唐士婷李吕力张丽香罗永坚肖继东陈渊黄浩蔺心敬
- 关键词:缺血半暗带NA+-K+-ATP酶脑蛋白水解物银杏叶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