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济铭

陈济铭

作品数:58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介入
  • 17篇动脉
  • 17篇血管
  • 17篇栓塞
  • 16篇肿瘤
  • 15篇介入治疗
  • 12篇造影
  • 11篇血管造影
  • 10篇化疗
  • 9篇DSA
  • 8篇化疗栓塞
  • 8篇肝癌
  • 7篇数字减影
  • 6篇术前
  • 6篇颈动脉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血流
  • 5篇原发性
  • 5篇造影术
  • 5篇治疗性

机构

  • 5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学院
  • 1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4篇陈济铭
  • 22篇陈一平
  • 19篇陈仲武
  • 14篇官怀文
  • 10篇郑捷
  • 6篇陈益光
  • 6篇郑山
  • 5篇朱夏
  • 5篇陈正挺
  • 5篇黄永升
  • 4篇郭平凡
  • 4篇林建华
  • 3篇吴钢
  • 3篇万仁均
  • 3篇吴凯明
  • 3篇李海利
  • 3篇郑惠
  • 2篇张涛
  • 2篇陆兵勋
  • 2篇李银官

传媒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当代医学
  • 4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第十届中国介...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年份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癌的DSA表现与介入治疗的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陈一平陈正挺官怀文陈济铭
关键词:肾癌DSA表现介入治疗
术后腹腔干系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二例
2011年
消化系统疾病外科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假性动脉瘤临床上并不少见。选用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预后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现针对术后腹腔干系2例假性动脉瘤,采用2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转归报道如下。病例1患者男,48岁。胆囊壶腹部癌术后近3周。
王永利陈济铭刘利珍何忠惠丁坤红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
肝癌TACE中半定量分析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半定量分析肝癌TACE前肝固有动脉DSA图像,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碘油乳剂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hotoshop软件对肝癌TACE前的肝固有动脉DSA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在癌灶、癌旁肝组织及背景肝实质三个区域选定感兴趣区(ROI),并生成各区域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进行半定量分析,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开始显影时间(TS)、达峰值时间(TP)、峰值强度(PV)、峰值显影持续时间(TD)、上升支斜率(Ku)及下降支斜率(Kd),对比分析TACE前后相对应的癌灶区域ROI内碘油乳剂聚集状况,分为碘油乳剂聚集良好组与不良组。结果 (1)在癌灶、癌旁肝组织、背景肝实质三个不同区域的TDC曲线上,Ku、Kd值两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癌灶与癌旁肝组织、背景肝实质的TD、PV值之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癌旁肝组织与背景肝实质的TD、PV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P值的两两对比则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癌灶碘油乳剂聚集良好组与不良组对比中,TD、PV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Ku、Kd、TP值的对比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值与碘油乳剂聚集具有密切的联系,可用于TACE诊疗方案和疗效的评价。
姚善文陈济铭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半定量分析
颅底、颈咽、面部肿瘤术前治疗性血管栓塞的临床价值
目的:通过对21例颅底、颈咽、面部肿瘤术前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栓塞后的临床表现、手术中所见及手术病理研究,探讨颅底、颈咽、面部肿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男15例,女6例,年龄14~62岁,平均32.3岁.病...
陈济铭
文献传递
肝细胞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s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sICAM-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原发性HCC患者第1次TACE术前、术后3天、7天及1个月血清ICAM-1的水平及5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CAM-1水平,将HCC患者术前与健康体检者、HCC患者TACE前后sICAM-1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HCC患者sICAM-1的水平[(651.08±65.2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含量[(197.29±38.87)μg/L,P<0.01];原发性HCC患者术前门静脉癌栓组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门静脉癌栓组(P<0.01),术前sICAM-1水平在甲胎蛋白(AFP)各不同含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sICAM-1水平[(539.60±61.94)μg/L]与术后7天sICAM-1水平[(496.22±58.78)μg/L]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sICAM-1的水平[(597.32±81.60)μg/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活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HCC转移、复发及预后的指标,尤其对AFP阴性的HCC患者,在评价TACE疗效与判断再次TACE指征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陈仲武陈济铭陈一平李海利郑山
关键词:化疗栓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瘤
目的:本文报告应用覆膜支架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对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进行讨论。方法:本组14例,其中Standford B型夹层动脉瘤 6例,腹主动脉瘤7例,胸腹主动脉瘤1例。术前应用
陈一平陈济铭郭平凡官怀文陈仲武郑捷
文献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选择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年龄37~5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 00 ~ 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后,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插管经肝动脉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自移植后12周,25例...
陈济铭朱月永郑惠万仁均
介入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附26例报告)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6例,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入平阳霉素(8~16mg)和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5~30ml),后用适量明胶海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和供血动脉,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肝动脉造影均显示典型的肝海绵状瘤血管造影征象:"爆米花样染色"、"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栓塞后肿瘤血供中断,肿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一平官怀文陈济铭郑捷陈仲武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碘油
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前后的DSA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
目的:用DSA参数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栓塞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应用截图软件对22例TCCF患者栓塞治疗前、后患侧颈内动脉造影系列...
陈济铭蔡清源曹稳福蔡驰郑屏萍朱玲玲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介入治疗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共有1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0.1岁,12例均为仅肝内复发的病例,均为肝内多发病例,肝内复发病灶最大直径大于...
陈一平陈益光陈济铭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