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宗鑫
- 作品数:27 被引量:34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军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房地产驱动了中国经济周期吗?被引量:130
- 2015年
-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带有名义价格刚性以及抵押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过去2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如抵押率冲击和房地产的偏好冲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其中,政府的行政性的宏观调控手段(如信贷调控、限售政策等)加剧了抵押率冲击和房地产偏好冲击对于房价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借贷约束的相互影响关系放大了各种经济冲击的影响,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实施差别化的政策,既要避免抑制居民刚性购房需求又要防止投机性的购房需求;减少宏观调控的行政色彩;通过逆周期的抵押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节。
- 何青钱宗鑫郭俊杰
- 关键词:房价经济周期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 央行如何实现汇率政策目标——基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联动的研究被引量:30
- 2016年
- 本文采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将外汇市场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联动关系划分到两个区制。作者发现:⑴当在岸-离岸汇差小于门限值时,市场处于"均衡区制",在岸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作用,市场自我调节机制重建长期均衡关系速度较快。⑵当在岸-离岸汇差大于门限值时,市场处于"偏离区制",离岸汇率呈现均值回归特征,在岸市场呈现"追涨杀跌"特征,人民币汇率失衡严重。在岸市场的投机性使汇差进一步扩大,通过市场机制重建长期均衡关系需要的时间更长。⑶若中央银行以维持外汇市场"均衡区制"作为汇率政策目标,有效推动"偏离区制"向"均衡区制"回归,则可引导市场预期,使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 王芳甘静芸钱宗鑫何青
- 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度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高通货膨胀期,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对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紊乱。然而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却往往由于统计指标和方法的局限得到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在回顾中国通货膨胀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合理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的构建,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钱宗鑫
- 关键词:通货膨胀
-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和监管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 2021年
- 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是“十四五”规划中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从实践层面落实好政策性金融改革成为关键。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保障机制、监管机制等运作特点的分析,总结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管机制提出建议。
- 涂永红何青钱宗鑫郭彪
-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机构
- 中国CGE模型与人民币升值被引量:1
- 2006年
-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性,以及该改革方案的高度模糊性,使得人民币汇率问题依然是一些悬而未解的谜:一是2%~3%的升值是否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从根本上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二是由于2%~3%的汇率调整远远没有达到理论界或国际市场的预期水平,进一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应当是多少?三是人民币升值对于现有理论界特别关注的部门,例如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金融部门是否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 刘元春钱宗鑫
-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CGE模型汇率形成机制金融部门汇率调整攻坚阶段
- 增强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畅通循环起点,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 2021年
- 随着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而"双循环"的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内循环。目前,由于存在金融供给侧对供给侧改革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仍需进一步推进内循环中的供给侧改革。建议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同时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来推动内循环持续发展。实体和金融协同发展将提高经济体运行效率、稳定性以及包容性,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 钱宗鑫龚劲牛嘉豪
-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 通胀内在持续性与通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被引量:6
- 2010年
- 目前,国内关于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的意见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估计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在持续性,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具有高度的内在持续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受到这一内在持续性的限制。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最优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是先遏制住通货膨胀率的快速攀升,而不是急于在短期内降低通货膨胀率,操之过急的做法不仅不利于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还有产生持续的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国际经验目前在中国并不适用。
- 钱宗鑫
- 关键词:通货膨胀持续性菲利普斯曲线
-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与股票市场的交互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本文构建以货币政策变量、股票价格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为基础且同时施加有短期和长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将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当期关系纳入分析,利用1997—201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没有显著影响,但股票价格冲击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对我国的产出、M2供应及通货膨胀影响的显著性均明显提升。
- 李戎钱宗鑫孙挺
-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价格
- 中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中国主权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样本期间内有两次大幅度的跃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升跟全球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有关,但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两个原因对中国的主权债务风险也有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加大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但降低了主权债务风险,而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本文的发现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球金融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采取更加审慎的货币政策。
- 钱宗鑫刚健华
- 关键词:主权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
- 人民币区域化能促进贸易一体化吗?被引量:11
- 2017年
- 本文研究了区域货币的使用对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研究验证了作者关于区域货币的频繁使用与区域内贸易合作具有"U型"关系的理论假说。与使用区域外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使用本区域货币进行交易,初期将增加区域贸易交易和结算的成本,对区域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当区域货币使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对区域贸易一体化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在货币区域化过程中,需要增强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加大区域内货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避免其初期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实现货币区域化的同时也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本文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选择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 王芳张策何青钱宗鑫
- 关键词:区域货币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