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龙
- 作品数:3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氡致肺癌超额相对危险度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属于辐射安全评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氡致肺癌超额相对危险度的计算方法。所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在铀矿工作一定年限的男性矿工为队列人群;(2)用公式估算队列人群的暴露剂量Ep;(3)采用SPSS软件中的秩...
- 张艳娜郝杰薛向明古晓娜林海鹏杨彪郭万龙周文明杨雪武钊茹尚敏苏丽霞段宇建刘沛瑶战景明
- 不同剂量γ射线诱发MDM2基因表达初步研究
-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生物剂量计估算方法当属染色体畸变,但是染色体畸变作为生物剂量计估算方法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如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受照后几天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以及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细胞遗传学技术人员等。电离辐射后的基因表达...
- 段志凯刘建功郭万龙张淑贤
- 关键词:电离辐射人外周血MDM2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一种批量实验动物慢性受照的点源照射方法与工具
- 本发明涉及全身受照辐射生物效应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批量实验动物慢性受照的点源照射方法与工具。该方法将动物装设在圆环形的笼具内,使动物在笼具内可以相对自由的活动;同时,将放射源设置在圆环形笼具的圆心位置,对笼具内的动物进...
- 段志凯郭月凤左雅慧郭俊郭万龙刘建功党旭红
- 文献传递
- ^(137)Cs γ射线慢性照射诱导大鼠外周血GADD45A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长期慢性照射条件下辐射诱导的大鼠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将SD大鼠置于137Cs放射源下累积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2、0.4、0.6、0.8、1、2、3、4和5Gy,照射完成组禁食2 h后腹主动脉采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外周血GADD45A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变化,整体上随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0.05Gy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高。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及照射时间的延长,GADD45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回落,当剂量达0.4Gy后该基因表达减至最低点。之后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4Gy照射组的GADD45A基因表达增强最显著。结论慢性累积照射可诱导大鼠外周血GADD45A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总体表达趋势是增强的。
- 左雅慧党旭红段志凯刘建功郭万龙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 ^(60)Co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急性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无急慢性疾病、不抽烟、年龄在26~29周岁的3名男性非放射性工作者外周血各10ml,分为10组,每组1ml。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60Co照射装置对采集的血样分组照射,剂量率为0.313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2、0.4、0.6、0.8、1、2和3 Gy,照射后的人外周血于37℃培养箱中静置2h后提取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外周血GADD45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变化。0.05~0.6Gy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下调,其中0.05~0.2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0.2~0.6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又逐渐增加。0.8Gy时,基因表达量增幅较大,高于对照组和1Gy剂量组。1~3Gy剂量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剂量增大,表达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差异表达,1~3Gy之间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0.05~0.2Gy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现出辐射刺激效应。
- 党旭红左雅慧段志凯郭万龙刘建功
- 关键词:电离辐射实时荧光定量PCR
-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对大鼠尿液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
- 目的:研究急、慢性60Co全身照射对大鼠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筛选可能用于辐射损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60Co急性照射组和慢性照射组.急性照射组、慢性照射组给予相同的总...
- 张慧芳郭月凤郭万龙杨彪
- 不同剂量γ射线诱发MDM2基因表达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离体人周围血白细胞中MDM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了3名健康人周围血进行60Coγ射线照射,提取白细胞总RNA,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探索辐照后MDM2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0~2 Gy剂量范围内,MDM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上调,通过拟合建立了0~2 Gy剂量范围内MDM2/β-actin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间的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1.366 4+1.112 0x,P〈0.001,相关指数=0.90)。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发MDM2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在0~2 Gy范围内MDM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增加而明显上调。
- 段志凯刘建功郭万龙张淑贤
- 关键词:电离辐射MDM2基因表达
- 60Co 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急性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集无急慢性疾病、不抽烟、年龄在26-29周岁的3名男性非放射性工作者外周血各10ml...
- 党旭红左雅慧段志凯刘建功郭万龙
- 关键词:电离辐射损伤外周血诊断标志物
- ^(60)Co γ射线诱发人正常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甲型肝炎病毒受体2(HAVCR2)和MXR7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辐射致肝脏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为10组,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钴-60(60Co)照射装置对各组肝细胞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29 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2.0、3.0、4.0、5.0 Gy,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变化,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HAVCR2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总体上调;其中,0.2~0.8 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具有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14x2-0.48x+1.34;1.0~3.0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呈现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44 x+0.56。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较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差异;其中,0.2~0.8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 h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调,但随照射剂量增大,上调幅度降低;照射后24 h,其基因表达未见明显规律;1.0~5.0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24 h整体上调,且基因的表达与照射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满足方程为y=0.57x+0.43。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差异表达,且基因表达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 党旭红左雅慧郭万龙刘建功张慧芳段志凯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电离辐射
- 14.8MeV单能中子所致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
- 2009年
- 采用14.8 MeV单能中子对3名健康成人外周血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0.1、0.3、0.6、1.0、2.0、3.0、4.0 Gy,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建立本实验室染色体畸变与受照剂量的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双着丝粒体+环状体数、无着丝粒体数、总畸变数、畸变细胞率与中子剂量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dic+r=0.0291+0.0607D(r2=0.986)、Yace=0.0124+0.1411D(r2=0.982)、Ya=0.0434+0.2035D(r2=0.989)、Yac=0.0362+0.0475D(r2=0.927)。
- 郭万龙段志凯张淑贤刘建功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