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晨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3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古建筑建模被引量:123
- 2017年
- 针对传统古建筑数字化技术的不足和接触测量对建筑物造成"二次伤害",以西北民族大学蝴蝶厅异地重建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现代测量技术以及本体思维进行室内外一体化三维建模的研究思路。首先给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建模流程;其次,对点云数据处理和三维实体重建两个核心步骤,重点对点云数据的配准拼接、去噪简化和提取轮廓线、三维几何建模和纹理贴图等步骤进行详细论述。本体思维用于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古建筑三维建模,可以有效指导古建筑构件分类建模,提高建模效率。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适用于具有高复杂度几何特征的蝴蝶厅精细化、真实感建模,为西北民族大学蝴蝶厅古建筑文化遗产未来的开发、保护、维修、恢复重建与虚拟地理环境等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基准。
- 索俊锋刘勇蒋志勇郑海晨
-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点云三维建模纹理贴图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采光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螺纹块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采光板,所述第一采光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轴。本实用新型通过把...
- 郑海晨
- 三维模型在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中的应用——以临夏积石山县保安大墩村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今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大规模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进程正迅速地改变着城乡面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聚落正处于同质化的边缘,现存的大量遗存也有衰败之危。本文以临夏积石山县保安大墩村为例,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建筑形式等所隐含的传统原型语汇进行分析梳理,运用三维绘图软件的优势,将传统聚落特色建筑展现出来,把保安族传统聚落形态还原成一种符合人文精神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三维模型。在3D MAX软件中,借鉴那些正在消失的符号,形象地表现出建筑物的造型、外部场景与内部的装饰效果、材料质感等,能更直观的了解保安族的民族建筑特色。
- 刘壮郑海晨刘聪欢索俊锋冯光成
- 关键词:传统聚落特色建筑三维模型
- 保安族传统建筑聚落营建策略解析
- <正>1、保安族传统聚落的形态村落形态可视为人们对其所选择的居住地加以修正后的结果。保安族是一个聚族而居、亦工亦农的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居住的选址中,遵循着聚居和依山近水的原则。1.1地理环境对村落形态的影响古村古...
- 郑海晨张威冯光成刘壮
- 关键词:历史文化
- 文献传递
- 基于土家族传统聚落空间营建策略的研究
- <正>0、引言'不同的民族即使处于相同的风土环境中,他们所建造的聚落形式也不同;而相同的民族无论所处的风土环境是否相同,他们的聚落空间组成也是相似的'。项目地重庆市后溪镇河湾村是土家族聚居地之一,地处重庆市南部山区,选址...
- 郑海晨陈成芹唐磊何永强
- 关键词:资源利用
- 文献传递
- 效仿传统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刍议
- 2008年
- 建筑及其建成环境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合理利用空间、降低建筑耗能、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再生三个层面,分析了传统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和实践。文章认为应从传统建筑中感知建筑内在的生态"原型",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建筑存在的生态意义,这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生态建筑的设计途径之一。
- 郑海晨
-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耗能
- 撒拉族传统聚落营建方法解析
- 2018年
-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聚居在甘青两省交界的循化、积石山一带.当地许多传统聚落在营建过程中匠心独运、手法不拘,即顺应自然又与当地的气候、习俗、信仰密切结合.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和实施,如何在新城镇建设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镇的历史文脉",需要对传统的乡土聚落原型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撒拉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探究,推敲传统聚落的原型营建方法,找寻聚落生成与发展的规律.同时,作者在新聚落营建中,给出了新的聚落空间形态应具有乡土味,新材料的使用应进行乡土转译,慎重引入新技术的建议.
- 郑海晨赵文玉
- 关键词:撒拉族
- 一种新型轨检修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轨检修设备,其结构包括进出侧板、锁把、操作台、检修位移台、蓄电槽、侧部保护架、调节机构、超声波盒、轨道口和驱动底箱,该新型轨检修设备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使用时,蓄电槽内的蓄电池提供电力,通过开启...
- 石建勋郑海晨
- 文献传递
- 探讨甘肃榆中青城古镇保护模式与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甘肃榆中青城古镇现状,探讨了青城古镇的保护模式与对策,指出古镇的发展是以保护作为基础的,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之所以提升得益于古镇保护的结果。
- 郑海晨王立新索峻峰
- 关键词:古镇
- 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方法——以甘肃积石山地区保安族村寨大墩村为例
- 2019年
- 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了乡村建设的热点话题,乡村的景观营造成为乡村建设的主题之一。本文旨在以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学的视角,利用“三维建模技术”的模拟性、可控性、预先性等特点,使用 Skechup、lumion 等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场景建模及渲染效果图等方式来探究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景观设计方法,提出乡村景观设计理念,突出其地区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等。
- 马密郑海晨郭亚军韦福刘武超
- 关键词:三维建模技术西北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