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安元
- 作品数:83 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圆坯电磁软接触连铸系统能耗和磁场特性的模拟
- 建立了电磁软接触连铸系统能耗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了电磁软接触连铸结晶器内的磁场特性和系统功率分布,讨论了频率和线圈电流强度对磁场分布和系统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间切缝结晶器连铸系统中有59%~65%的电...
- 邓安元王恩刚赫冀成
- 关键词:连铸系统电磁软接触能耗分析
- 文献传递
- 钢包出钢阶段吹氩搅拌去除夹杂物的模拟研究
- 2023年
- 针对钢包出钢过程建立了钢液-渣相-气相-氩气泡-夹杂物的五相数学模型,探索了钢包出钢过程中吹氩搅拌去除夹杂物的可行性,以及吹氩流量对流场、渣眼、夹杂物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氩搅拌可强化浇钢过程中钢液的流动行为,显著提升夹杂物的去除率。相较于未采用吹氩搅拌,当吹氩流量为100 L/min、出钢750 s时,夹杂物的去除率由80.74%提升至96.69%,流入中间包夹杂物的数量减少67.4%;随吹氩流量增加,渣眼尺寸增大,夹杂物去除速率增加,但去除效率变化不大,推荐吹氩流量为100 L/min。
- 李阳吴晨辉邓安元曾建华张敏杨晓东
- 关键词:钢包吹氩搅拌多相流去除率
- 钢液对软接触结晶器内三维电磁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01年
- 运用有限元程序,数值模拟了有、无钢液条件下电磁软接触结晶器内的三维电磁特性. 结果表明: 结晶器内的电磁特性与有、无钢液密切相关, 软接触结晶器内的电磁场对钢液面波动十分敏感, 线圈位置对电磁场的影响效果受有、无钢液所决定, 高频电磁场有利于弯月面的约束成形和减小电磁力对内部钢液的搅拌, 建议采用20 kHz以上的频率, 电磁场主要集中在铸坯外表面约10 mm厚度的范围内.
- 邓安元贾光霖赫冀成
- 关键词:软接触结晶器钢液弯月面数值模拟连铸
- 两段式方坯结晶器内电磁场分布及弯月面行为被引量:4
- 2005年
- 研究了4个不同材质和连接方式的软接触电磁连铸用两段式方坯结晶器内的磁场分布规律,并采用Sn作为钢液的模拟工质测量了结晶器内的弯月面高度。研究表明:①当线圈顶部高于连接面35mm,内部金属液面高于连接面20mm时,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较均匀,相对应的弯月面也较高;②相同材料两段式结晶器采用焊接法比机械连接法效果好;③结晶器壁产生的感应电流是影响结晶器内部磁场的重要因素;④两段式结晶器上部材料应选择电导率和磁化率都较低的材料。
- 金百刚王强邓安元王恩刚张林涛王道海李振国赫冀成
- 关键词:软接触电磁连铸磁场弯月面
- 两种适用于双流板坯连铸感应加热中间包的流动传热分析
- 感应加热中间包目前已被许多企业开发利用,但主要集中在单流板坯连铸感应加热中间包和多流小方坯连铸感应加热中间包。在双流板坯连铸和多流大方坯连铸中,当需要增大中间包容量时,感应加热技术则尚未见到应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更...
- 杨斌邓安元李阳王恩刚
- 关键词:连铸中间包数值模拟
- 大方坯连铸M-EMS参数对磁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过程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电磁搅拌参数及结晶器铜管厚度对钢液磁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他参数不变时,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和流速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加。磁感应强度随频率增加而减小,电磁力和流速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频率的增加,最大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和流速的变化值减小。对于连铸470mm×350mm大方坯,电磁搅拌电流和频率分别为550A和2Hz,结晶器铜板厚度为35mm时,能起到良好的电磁搅拌效果。
- 张静王恩刚邓安元赫冀成
- 关键词:电磁搅拌磁场大方坯
- 软接触结晶器内的弯月面形状及其不均匀性被引量:6
- 2002年
- 在实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 ,运用耦合模型模拟了软接触结晶器内的三维弯月面形状 ,研究了弯月面变形的不均匀特性·结果表明 :在切缝位置处的弯月面变形较大 ;在结晶器不同截面位置处存在不同的频率范围 ,只有在此范围内增加电源频率 ,弯月面高度才增大 ;弯月面变形的不均匀性随电流强度、电源频率增加而加剧 ;增加切缝数目、减小切缝宽度和结晶器铜壁厚度以及调整结晶器切缝布置位置可明显提高弯月面变形的均匀性 ;对于切缝为 16的结晶器 ,调整切缝布置位置后可使弯月面变形的均匀程度比未优化切缝布置位置前提高近 77% ·
- 邓安元赫冀成
- 关键词:软接触结晶器不均匀性连续铸钢
- 电磁搅拌对TiB2颗粒增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在立式线型电磁搅拌器的作用下凝固制备TiB2颗粒增强钢,研究了电磁搅拌对组织中的颗粒形态和尺寸分布,以及对材料的Vickers硬度分布和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搅拌有效地细化了颗粒增强钢中的初生TiB2颗粒尺寸,颗粒平均尺寸随励磁电流的上升而逐步减小。较高的励磁电流下颗粒的分布更均匀弥散,且去除了颗粒周围的裂缝缺陷。电磁搅拌降低了TiB2颗粒增强钢的宏观偏析,减小了铸锭中不同高度组织的硬度差。较大的励磁电流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平均硬度,在350 A励磁电流下硬度达到275 HV。电磁搅拌可提高TiB2颗粒增强钢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应变,励磁电流为350 A时,抗拉强度达到520.2 MPa,断裂应变约为8.5%。颗粒细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电磁搅拌下的熔体流动冲击和电磁力的作用。理论分析了颗粒所受电磁力的影响因素,电磁力随磁场强度升高而增大,随熔体温度的上升而减小,随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大。
- 张林郭晓高建文邓安元王恩刚
- 关键词:电磁搅拌抗拉强度
- 电磁搅拌对Incoloy825合金凝固组织和偏析的影响
- 2016年
-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Incoloy825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及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电磁搅拌能够有效细化晶粒组织,同时增加等轴晶比例。当电磁搅拌电流强度由150A增加到300A时,铸坯中晶粒尺寸由300μm减小至210μm,同时等轴晶含量由66.7%增至77.5%。未施加电磁搅拌的Incoloy825高温合金铸坯内部的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均比较严重,通过施加电磁搅拌,引起熔体强制对流,使熔体内部传热和传质得到改善,同时增大了冷却速率使二次枝晶臂间距减小,并促进液穴内熔体成分的均匀化,大幅度降低了合金元素的偏析程度。
- 王菲王韬张兴武邓安元王恩刚
- 关键词:电磁搅拌凝固偏析
- 大圆坯连铸M-EMS参数对磁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体积法对φ250mm大圆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磁场和流场进行耦合计算。分析了不同电磁搅拌电流和频率下磁场和流场的分布。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钢液中心面的磁感应强度在角部要明显大于中心。电磁力在横截面周向上分布均匀,流动呈涡旋状。当频率相同时,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和流速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流相同时,沿拉速方向,磁感应强度随频率增加而减小,电磁力和流速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沿搅拌器中心径向,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随频率增加而减小,频率对切向流速的影响不大。对于φ250mm大圆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在电流和频率为480A,3Hz时能起到良好的搅拌效果。
- 张静王恩刚邓安元许秀杰赫冀成
- 关键词:电磁搅拌磁场流场